央广网消息  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方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如期脱贫致富。

  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换新颜……这作为扶贫工作的治本之策。达日县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960户7979人。

  齐心协力完善“基础设施”。四年内累计投入16.75亿元,水、电、路、房等方面瓶颈制约不断突破。投入交通专项资金2.63亿元,重点实施了行政村、自然村畅通工程,总里程1371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100%。投入6913万元,新建安全水井2083眼,通过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率达100%,饮水普及率达100%,水质达标率达100%。实施8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乡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坚决把住成本、质量、标准建设红线,投入资金1.191亿元实施农牧民危旧房改造3500户,对8309户房屋进行安全鉴定,贫困户房屋合格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到100%;电力部门先后争取电网扶贫项目 46 项,10kV及0.4kV 电网新建及延伸1260公里,解决全县范围内牧民用电问题,累计投资4.245亿元,截止2019年底“三区三州”最后3个无电乡通电,实现了9乡1镇电网全覆盖。通讯部门投入5800万元新建45处通讯基站,33个行政村实现了通宽带和手机信号;投入教育专项资金3.07亿元,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软硬件设施。投入文化专项资金3413万元,实施3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及广播电视覆盖项目;投入814万元,完成33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深入推进“六减”健康扶贫措施,推行“一单式”结算服务,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达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贫困户基本公共服务享有程度有效提升。

  扶持措施创出“达日特色”。为使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达日县规划实施了扶贫产业园项目,易地搬迁户不仅可以把产业到户资金以资本入股的形式注入到产业园,实现资产收益分红,还可参加技能培训入园就业。

  发展主导产业保增收。近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9299万元,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以牲畜、草场等生产资料入股,实现了33个行政村全覆盖,惠及牧民群众3010户10385人,这种“合作社+牧民”新型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推动了畜产品深加工,大幅提高了畜牧产业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项目促增收。充分利用当地格萨尔文化、民俗风情、高原旅游探险等资源,以“体验高原生态”为主题,充分利用已实施的龙才村旅游扶贫项目、沙日纳村旅游扶贫项目、特根村旅游扶贫项目等,带动易地搬迁户326户1143人。

  资产收益项目创增收。为使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达日县规划实施了精准扶贫商贸旅游产业园、金色家园旅游扶贫、纯净水公司等资产收益类项目,搬迁群众可将到户产业资金注入到产业园实现资产收益类分红,让贫困户参与到纯净水生产运输、汽车维修保养、藏毯、唐卡、藏式腰带等电商特色产业中,带动易地搬迁户401户1356人。

  安排公益性岗位稳增收。积极落实生态和公益扶贫政策,共为搬迁户安排公益性岗位995名,人均月工资1800元,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村集体经济效益带增收。整合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100万元,实施13个贫困村6.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统筹使用每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实施了生态畜牧业、扶贫加油站、自酿啤酒厂等集体经济项目,对搬迁户进行全覆盖,年人均分红达800元。

  飞地模式项目助增收。2015年至2016年先后筹资4000多万,入股西宁市果洛大酒店项目,项目覆盖8个贫困村3900多名贫困人口,年收益320万元;2016年筹资300万元购置果洛州综合商城超市,项目覆盖1个贫困村540多名贫困人口,年收益7万余元。

  达日县还不断加大精准扶持和培训力度,对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搬迁人口开展集中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创业扶持,切实增强移民搬迁户的创业技能和致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