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4月6日,高鹄资本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叮咚买菜完成由DST Global、Coatue联合领投的7亿美元D轮融资。

  上述公告显示,叮咚买菜此次融资中有老股东 Tiger Global Management、General Atlantic、CMC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Ocean Link 和弘毅投资等持续加码,新股东还包括 Aspex Management、3W Fund、Mass Ave Global、APlus Partners 和高鹄资本等,高鹄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叮咚买菜新区域拓展、供应链投入及团队建设。

  央广网财经记者向叮咚买菜方面求证,叮咚买菜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此次融资情况以高鹄资本发布的公告信息为准。

  “烧钱”换市场,大量资本涌入生鲜电商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叮咚买菜所属企业为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鲜电商平台。2014年3月,叮咚买菜的前身叮咚小区APP上线。2017年5月,公司转型生鲜电商业务,正式更名为叮咚买菜。叮咚买菜采取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29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近1000个。

  天眼查显示,叮咚买菜至此共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名单有红杉资本中国、CMC资本、高榕资本等众多知名创投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叮咚买菜从2018年才开始首轮融资,但短短2年内,叮咚买菜就获得了7轮融资,均未披露具体融资额度。

  近年来,市场普遍将生鲜电商看作是下一个“增长故事”,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一文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大新型消费支持力度,同时加快推动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业务。生鲜电商赛道随之涌入了大量资本。据不完全统计,生鲜电商市场主体共计约1.7万家,截至当前,生鲜电商企业共发生800余起投融资事件。

  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分析称:“从当前的资本环境来看,食品相关产业以及新零售业都属于资本避险的‘港湾’。特别是一些生鲜电商平台,它的估值增长会非常快,是资本比较中意的一类投资标的。”除此之外,疫情期间,消费者对生鲜电商需求暴涨,助推了头部平台的崛起,“生鲜电商开始和社区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专家表示,生鲜电商行业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不少商家通过补贴、烧钱的方式抢占市场,在巨额资本注入下,生鲜电商仍然“烧钱”不止。

  “生鲜电商必须要‘烧钱’,以解决规模化的问题。”宋亮表示,生鲜电商并不属于高毛利的行业,获利相对较差,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化,其整体的规模效益发挥不出来,就很难获得更大的利润。宋亮解释道,生鲜电商很大程度上精准地聚集了人气,在规模化基础之上进行广告以及产品的搭售等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其盈利问题,“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实现规模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也曾表示,多轮的融资也侧面反映了生鲜产业链中流通成本高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生鲜电商已进入新一轮的‘烧钱’换市场阶段,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想要进行扩张,资金至关重要。选择上市能够补充资金,以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2月份,叮咚买菜曾传出考虑赴美IPO的消息,与此同时,每日优鲜被曝已启动上市计划,并已就pre-IPO融资与多家金融机构接洽。此外,3月18日,有消息表示,多点新鲜已开始为赴美IPO做准备。而叮咚买菜此轮7亿美元的融资,更是引发了市场对于叮咚买菜筹划上市的猜测。

  对于上市传闻,叮咚买菜向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不作回应”。

(图源于CFP)

  盈利成谜,叮咚买菜造血能力几何?

  值得注意的是,叮咚买菜虽然属于较早入局生鲜电商赛道的企业,但是至今仍未宣布盈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资本不可能天天为叮咚买菜“输血”,在产品端不能迅速盈利之时,上市融资无疑也是未来的通路之一。但是,朱丹蓬强调,“一定要有‘两条腿’的盈利思维——产品盈利思维和资本盈利思维。”他表示,生鲜电商一定要通过产品盈利和资本市场共同盈利,才能得到一个健康良性有序的发展。

  而近期频频被传即将赴美IPO寻求“输血”,叮咚买菜的自我“造血”能力遭外界质疑。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表示,公司经营一年以上的前置仓,日均单量在1000单左右,客单价达到65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盈利。而目前叮咚买菜尚未宣布盈利。对此,叮咚买菜向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不方便透露公司目前的盈利状况”。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在业/存续生鲜电商主体已达到1.68万家,竞争激烈。

  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电商平台中,也并不是完全“自给自足”。以每日优鲜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每日优鲜于2019年年底宣布实现全面盈利,但是其一年仍需要超8亿美元的融资“输血”支持。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赖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靠流量和补贴的模式运营并不能长远,生鲜电商需回到本职,探索出可持续、能够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

  据艾瑞咨询报告,未来一段时间内,生鲜电商市场仍将呈现多业态共存的局面,出现寡头垄断的可能性较低,生鲜电商行业竞争将持续升级。

  宋亮指出,生鲜电商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叮咚买菜光靠“烧钱”发展的话,一定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通过自身生鲜产品体系的搭建,谋求多方面的盈利,发挥规模效应,实现自我“造血”,“否则,企业以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窄”,最后充当生鲜电商“气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