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 马可佳)4月15日晚间,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PINK:LKNCY)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达成总额2.5亿美元的一项新的融资协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瑞幸咖啡的海外债务重组计划,以及履行近期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的和解协议中的义务。

  据接近投资方人士告诉央广网记者:“本次投资除了用来支付SEC1.8亿和解金额以外,投资方仍然看好瑞幸咖啡未来的发展前景。”本轮投资大钲资本领投2.4亿美元,愉悦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根据融资协议,在特定条件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按比例再追加1.5亿美元投资。

  瑞幸困局

  一个月前,瑞幸咖啡再融资和债务重组计划已现端倪。其公告称,“已与主要债务持有者达成重组债务及加强资本结构的协议,并将于近期履行这一协议中的债务义务。据悉,票据持有者预计将获得现有票据面值的91到96%。”

  这已经不是投资方第一次慷慨解囊了,或许也不是最后一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瑞幸咖啡2017年成立,总部位于厦门,由神州优车集团原COO钱治亚创建。2018年1月1日陆续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营业,截至2018年5月,已完成门店布局525家。同年,瑞幸咖啡获得资本青睐。其中,在2018年7月11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2亿美元,同年12月12日,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2019年,获得1.5亿美金第三轮投资,投后估值29亿美元。

  2019年4月22日,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文件。2019年5月17日挂牌上市。18个月的上市速度之快打破业界常规。

  2020年初,做空机构“浑水”盯上瑞幸咖啡,认为其涉嫌夸大销售额。随后,瑞幸咖啡“财务欺诈”事件正式浮出水面,4月2日,瑞幸咖啡公开承认虚假交易,涉及金额高达22亿人民币,在美国股票交易市场引发舆论轩然大波。随后瑞幸咖啡股价暴跌超80%,触发熔断。2020年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停牌,退市转到场外交易(粉单市场)。

  2020年底,瑞幸咖啡宣布将支付1.8亿美元,就SEC对其进行的财务欺诈指控达成和解。

(图源于CFP)

  如何破局?

  根据天眼查显示,本次领投的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主要投资人为全球知名机构投资人,包括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基金以及母基金等。 大钲资本专注于中国消费、服务及医疗行业领域内的投资机会。创始合伙人黎辉早期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曾任华平亚太区总裁,2016年左右在神州优车出任副董事长负责战略和资本运作。大钲资本的投资案例包括瑞幸咖啡、法大大、泰邦生物、云学堂等。从2018年开始,大钲资本参与了瑞幸咖啡A、B轮投资。

  对于本次投资,除了“履行近期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的和解协议中的义务”和保障投资人权益外,投资方也透露出对中国咖啡市场未来看好的信息。

  与资本市场的“滑铁卢”相比,在业务端,上市后的瑞幸似乎在不断寻求业务创新和翻身机会。不断增加的新品类“小鹿茶”、“厚乳咖啡”、零食及周边产品,都颇受市场欢迎。除了饮品口感可圈可点以外,性价比高也成为白领们选择瑞幸咖啡的主要原因。

  根据瑞幸咖啡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4507家直营门店。在财务欺诈事件后瑞幸咖啡门店数一度减少至3898家。而疫情后,据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2021年2月发送给员工的内部信披露,2020年门店总数近4800家(含加盟店),现制饮品销量超过3亿杯。

  2020年12月17日,瑞幸咖啡的联合清算人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的首份报告也显示,其中未经审计的最新财务信息,2020前三季单季收入分别为5.65亿、9.8亿和11.45亿,其中60%的门店实现了盈利。

  针对本次瑞幸获得融资,央广网特约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评价说,瑞幸咖啡可以说是市场营销上的“特例事件”,一般经历过如此严厉处罚,对于品牌而言大多数都是灭顶之灾。而瑞幸又一次出现转机,可以用“咖啡市场的拼多多”、“打不死的小强”来形容。

  李光斗分析,瑞幸咖啡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瑞幸幸运地找到了咖啡的“缝隙市场”。与西方咖啡是主流饮品不同,中国的消费习惯是茶文化,从这一角度来讲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咖啡文化“最后一块蛋糕”。全球年轻人对咖啡情有独钟,但星巴克等国外品牌走的都是高端路线。而瑞幸将咖啡品牌化、工业化,让咖啡成为“离你最近的咖啡”。另一方面,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后,中国本土品牌自信心增强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美国市场的金融处罚不是很在意,所以瑞幸咖啡的门店客流依然保持。这两点都是瑞幸咖啡独特又幸运的“机会点”。瑞幸咖啡门店数量众多、辐射力很强、互联网营销做得不错。只要保有目标消费群,生存下去,在规模的前提下,盈利或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