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广财经观察

沪深争相筹建保险交易所 专家:双方均有优势

2011-08-01 20: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作为深圳和上海两大城市金融象征,深交所和上交所多年来演绎了一段恩怨情仇。如今,深圳和上海即将展开新一轮争夺:深圳保监局近日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加快浅海开发建设,将申报设立深圳保险交易所。此前,上海也已经启动了成立保险交易所的筹备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批复。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桂浩明先生对此发表了评论。

  主持人:首先关于保险交易所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我们普通百姓和投资人有什么样的关系?

  桂浩明:保险交易所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这两年大家听得比较多的是证券交易所、艺术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所谓保险交易所,顾名思义主要是交易保险产品的一个地方。在海外也有类似这样的交易场所。它主要两类,一类是有些保险公司发行的具有比较强的储蓄或者投资性质的保单,此类产品程序性很强。如果当事人由于体系上的原因,需要用钱却一直取不出来,或者取出来的时候可能会蒙受重大损失,就通过在一个场所内的交易来实现兑现获取部分信息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另一类是再保险的业务,很多国家这两年都遇到一个问题——有些业务保单越做越大,比如说发射卫星,保单可能是几个亿,成功的概率很大,但如果万一发射失败的话,如果有一家保险公司来承担理赔的话,数额非常巨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比较容易选择拿到保单之后再分包出去。比如保险公司是总承包人,拿了一个5亿的保单,然后把这个5亿的保单分割成一个个保险产品后再卖出去,由别的人来进行分包,这就是所谓的再保险。在海外一些国家当中,再保险产品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储存一个保险团队,大家共同分担;另外一种是比较市场化的做法。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现在深圳也好、上海也好都计划成立保险交易所,但是并没有明确过到底是哪一类型。按照我个人理解,从目前来看,由于国内的保险主要还是寿险、财险占主导,长期投资性质的险种还并不是很多。而且我们国家保险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开拓,所以目前用普通居民的保单作为交易标的的可能性不大。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再保险作为一个前提,一些大额的保单从保险公司或者承包人出发成为一个再保险的手段来进行,具体如何还要看他产品的设计。

责编:李逢静中国广播网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