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精彩章节连载> > 正文

《通胀的真相》第二章:通胀只跟钱有关

2012-07-07 00:36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金银开始大量流入西欧国家。在贵金属货币制的背景下,这直接导致各国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4倍,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并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称为“价格革命”。    

  ◎正是巨大的通胀冲击,激起了欧洲各国学者对货币与物价关系的注意。在数百年的研究中,观点虽各有差异但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国家的货币数量所决定。   

  ◎货币超发为什么必然会导致通胀?原因很简单,因为货币的生产率很容易提高,但与之对应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的增长,显然不具有这种可能性。显然,通货膨胀跟政府有关,而且只跟政府有关。

  “价格革命”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大量的财富从美洲被掠夺而来,金银开始大量流入西欧国家。    

  ◎当时西欧国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是贵金属本位制,大量黄金和白银的流入,导致了货币的超发,进而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等现象的发生。     

  当时的欧洲,其背景正如齐世荣教授在其所授课程《世界古代史笔记》里所论的:15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欧洲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的人们开始将货币视为财富的标志)。这时的欧洲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间进行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颇高。因而当时的人们认为占有了金银就占有了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欧洲特别是西欧的    

  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但是欧洲大陆所产金银却很有限。而这时欧洲流传着一部有关东方的奇书——《马可波罗游记》,该书对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财富作了过度夸张的描述,这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上层人士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而当时西方通往东方的道路只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细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1兴起。1453年,19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就率领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于5月29日攻克该城,并迁都于此,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了帝国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之后,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奥斯曼帝国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其军事革新及军纪,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亦对其征服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意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里争夺及保障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从此,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这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而言无异于传统路线的断绝。奥斯曼帝国的横征暴敛,让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做生活必需品,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的入超2,大量黄金外流。于是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资产阶级急切地想绕过地中海东部,另外开辟一条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国,从亚洲直接获得大量奢侈商品。    

  而这时,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现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15世纪时,西欧出现了适于在海上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而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也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时期的地圆学说在知识界开始逐步地为人们所接受,其中伦萨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最为坚定。他从大地是球形这一假定出发,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为此他还特别绘制了一幅概略的世界地图。正是得益于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造船技术的提升和欧洲各国航海经验的积累,欧洲的探险家才敢于远离海岸,从海上航行,这也就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贸易范围也随之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也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同时,这也诱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价格革命”。    

  随着新航路的打通、新大陆的发现,从而导致了大规模的殖民潮,大量的财富从美洲被掠夺而来,金银开始大量流入西欧国家。当时西欧国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是贵金属本位制,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的流入,导致了货币的超发,也就导致了下述现象的发生: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4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其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称为“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严重损害了两部分人的利益。一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二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好价出售。

  货币数量论    

  ◎正是这种巨大通货膨胀的冲击,激起了欧洲学者对货币与物价关系的注意。这些学者包括博丹、万萨蒂、洛克、孟德斯鸠、休谟、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    

  ◎他们的观点虽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国家的货币数量所决定。当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     

  正是这种巨大通货膨胀的冲击,激起了法国学者J·博丹对货币与物价关系的注意。J·博丹认为,白银流入是货币价值低落的原因,货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货币的数量。意大利经济学家达万萨蒂(Bermardo Davanzti)也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导致了货品价格的自然上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则从货币的供求关系予以分析,发展出了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价值高是因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则认为银币是商品的符号,商品也是银币的符号,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的价值关系,因而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动,其价值必然发生变动。孟德斯鸠的这种符号论得到了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的发展。休谟认为国家流通中的货币,不过是用来计算或代表商品的价值符号,商品的价格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与货币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上市的或行将上市的商品数量与流通中的货币量。在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增多,商品价格就会同比例提高。    

  李嘉图是劳动价值论者,他曾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其生产及运到市场上所必需的劳动量。但是,在他看来,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双重价格,即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货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市场价格是货币供求不均衡时的价格。李嘉图继承了洛克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在货币需求既定的条件下,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供给。而且他认为,流通中的货币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一旦货币投入流通都要用于购买,不论它是金属货币还是银行券。因此,货币供给过多或过少时,都会引起货币价值的变化。    

  李嘉图的观点得到了詹姆斯·穆勒的无条件信任。詹姆斯将李嘉图的观点大力传播,并培养出了像他儿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这样的大学者。小穆勒集早期货币数量论之大成。他认为货币只不过是“一种机械”。有了它,人们能够迅速而便利地交换,没有它也不过使交换缓慢和不便而已。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小穆勒认为货币的价值既决定于货币的供求,也决定于市场商品量。货币供给即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需求即市场上的商品量。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一定时,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市场上的商品量;当市场上的商品量一定时,货币的价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此外,他还认为物价与货币数量的增加同比例上涨,若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两倍,那么其必然结果是物价亦将上涨两倍。若货币量一定而商品减半,则物价亦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当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

  通胀只跟政府有关    

  ◎货币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    

  ◎通胀归根结底是由货币的超发引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胀显然只跟政府有关。     

  货币超发为什么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原因很简单,因为货币的生产率是很容易提高的。在古代金属货币制度及以后的金本位或银本位形势下,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价格革命”,只要你找到了一个银矿或金矿,那么你的货币供给就会大增。    

  自约翰·劳的印钞机开启过后,世界各国都学会了这招。在没有任何贵金属作为支撑的情况下,掌管印钞机的人都可以开动印钞机,而唯一能够制约他们的就是对信用的敬畏。如果掌管货币发行权的人,对信用的敬畏一旦丧失,那么货币的供应于他们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路易十五时代的摄政王奥尔良大公,在约翰·劳纸币实验成功后,就形成了一种顽固的逻辑:既然纸币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为什么不多印发些纸币呢?面对巨大的成功和民众的赞誉,约翰·劳和奥尔良大公开始忘乎所以,他们都忘记了一个致命的原则(约翰·劳自己曾大声疾呼过的)——如果一个银行家没有足够的贵金属储备去支持所发行的货币,那他就理当受死。1716年5月一家名为“劳氏公司(Law and Company)”的银行创立。奥尔良大公宣布,从今往后,法国所有税收都须以这家公司发行的纸币来支付,这在现代历史上尚属首次。当约翰·劳的这家银行刚刚从私人银行转为中央银行,奥尔良大公就命令他大肆印刷纸币,仅仅1719年下半年,该银行就发行了表1中所示数目的货币。    

  表1  1719年下半年法兰西皇家银行货币发行情况一览    

  月    份数额/里弗尔    

  7月10日       5 000万    

  7月25日       2.4亿    

  9月           1.2亿    

  10月          1.2亿    

  12月          3.6亿    

  如果能够买到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即我们所说的产量,能够与货币的数量以同样快的速度增加,则商品的价格不会有什么波动,一切都趋于稳定。但是,商品的价格有可能持续下跌,为什么呢?霍布森认为,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当人们的收入增多后,都会希望以货币的形式保存更多的财产。    

  但现实却是,货币总量可以在短短1个月内增长1倍、10倍、100倍,但与之对应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即我们所说的产量的增长,不会如此迅速。当然,不排除我们的生产率、商品产量会正增长,譬如30%,对于这样的增长速度,所有的人都会很高兴,因为这种增长是如此之大。    

  事实上,产量的增长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如受到可利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之类的资源要素的限制,另外也受到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限制。正是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决定了与货币供应量相比较,产量只可能缓慢地增长。在20世纪里,美国的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仅仅只是3%。即使是在二战后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日本,在其产出的顶峰时期,其年产量的增长也只有10%而已。但相对于随心所欲的货币制造,产量的增长显然要比货币的制造要慢得多。    

  以美联储为例,如果它觉得有必要向市场提供货币供给,它完全可以下调一次利率,或者下调一下准备金率,或像近年来其所做的那样,开具一张票据去购买若干的国家债券。更重要的是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着数倍的扩张效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货币乘数效应。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在这里我们以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说明货币供给扩张的乘数效应。先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20元,只能贷出8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80元。    

  假如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将其存入银行的20元作为法定准备金上缴中央银行,再将剩下的那法定容许放贷的80元贷给甲。如果甲把贷来的8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64元贷给乙,乙又把64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丙贷出51.2元……以此类推,央行最初只是向市场投放了100元,但市场上最后的货币量却通过这种流通,变成了“100+80+64+51.2+…”这个数列的解值为500,其实就是100×( 1÷0.2)=500,这500元就是实际的货币投放量。    

  如果这个时候,中央银行认为货币的供给不足,决定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到10%,那么假定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还是100元,根据上述算法,最后实际的货币投放量将增长9倍,达到1000元。而这一供给的速度仅仅只是一瞬间,但相等量的产品的生产,显然非人们一日之功可以完成。如此一来,其后果可想而知。即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远大于实体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幅度,物价必然随之上涨,而货币价值也必然随之下降。凯根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战”后,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其流通货币平均每月增加300%以上,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物价也以同样的速度上涨。同样的例子还有,“二战”后的匈牙利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其流通的货币每月平均增加12 000%以上,这种状况也持续了一年,且其通货膨胀更离谱,物价上涨得更厉害,达到了每月20 000%的惊人纪录。    

  另外,弗里德曼在其一系列的演讲、论文和著作里都曾提到,在1969~1979年美国发生滞涨时期,其货币数量平均每年增加9%,而物价则平均每年上涨7%。   

  以上例子表明,货币数量的增长效率显然要远远超过商品和劳务产量产出的增长效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教授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他说:“货币别无他用,无非是给商品的交易充当媒介。因此,过量货币投入经济与市场,不会增加商品,却一定会提升物价的总水平。”    

  周教授借用弗里德曼的说法予以举例,他说:“打个比方,直升机在一个封闭的‘迷你国’上空大手抛撒现金,使这个‘幸运国’每个人的手持现金都增加了1倍。接着会发生什么?是那里的每个人都多得到1倍的商品,还是该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1倍?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恭喜你,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应该判你对。”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生活成本急剧上涨,正像弗里德曼不知疲倦地宣扬的那样,其原因在于过剩的货币供应。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归根结底仅仅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因为货币供给的数量,远远大过了货币的需求数量而造成的。    从这点可见,通货膨胀只跟钱有关,而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造成持续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很简单:所有这些被指控的罪犯,没有哪一个拥有印刷机,没有哪一个能凭借印刷机印出那些装在我们口袋里称为货币的纸片,也没有哪一个可以合法地授权会计在账册上汇入与那些纸片相等的项目。”    

  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货膨胀显然跟政府有关,而且只跟政府有关。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宁静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