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首页 > 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经济之声:推动资源价格改革 市场和民生如何平衡?

2013-11-08 13:5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晏琴)据经济之声报道,我国眼下已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业内人士预计,会议过后,能源价格改革步伐将加快,改革的方向是让市场供求关系成为价格决定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力量,尽可能缩小政府制定和干预价格的范围和程度。这些年,政府水电气等资源领域已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大都进展缓慢。改革不到位,到底卡在哪里?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经济之声记者前往湖南、广东、浙江等多省市调查采访,对资源价格改革情况一探究竟。

  资源价格改革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冬季用气高峰到来,再次激化了气价矛盾,这几天,中石油停止陕西多家企业供气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气价改革”的呼声似乎又浮出了水面。但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却表示,“在气价改革上,政府已陷入两难”。如何破解这“两难”,政府和市场,似乎都还在寻找答案。

  2011年,广东率先开始推进气价市场化改革,是最早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两年下来,广东省物价局资源价格管理处处长李群智说,各方面利益都要照顾到,都要平衡到,真的不容易。他说:“我们的做法是,价格分为三类,居民用气、发电用气,工商用气。居民用气,价格相对较低,保持稳定的态势。照顾低收入群体,不要因为价格改革产生一定影响。”

  也是为了避免李群智所说的这种“影响”,国家发改委今年7月份推进的新一轮气价改革中,民用气价依然按兵不动。而我国气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不过,即便是在试点气价改革已经2年的广东,政府也依然没有走到这一步,目前,广东不但仍然要对上游供气的门站价实行最高限价,同时对下游用户的终端价也有指导价。对于这种现状,广州燃气集团副总经理张德坤无奈地表示:“物价部门现在有个指导价,有个限价,就管控你,不让你突破这个指导价格。”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气价改革过程中,价格上涨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相比气价改革的积极探索,电价改革各方不同意见更多一些。

  当记者问“电价改革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培良有些发愣,接着,他开玩笑地反问记者“电价改革,现在还在改吗?”他认为电价改革没有形成科学的方法,大部分还是行政的命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都停滞了。

  其实,电价改革并没有像冯培良所说的“停滞”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阶梯电价就已经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试行。不过,这显然没有触及到改革的核心。电价涉及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几个环节,当前争议最大的当属电网公司的输配环节。如何动电网公司的“奶酪”,被视为电改中“最难啃的骨头”。冯培良打比方说,目前的电力市场有点象高速公路与汽车全部在由一家公司经营,而且高速路费与汽车运输费还混为一体。

  冯培良说:“电网公司是相对垄断。它垄断,我们都求它,它有决定权。价格是国家定,发多少电,什么时候发,是电网公司说了算。火电企业,上有上网电价定死了,下有煤炭市场,这个情况,我们确实很难受,也很困难。”

  和电价相似,水价改革也是主要在推动阶梯水价。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约50%地级以上城市实施阶梯水价政策。而改革的核心即价格形成机制,在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看来,仍未形成。

  董秀成认为,水价改革参差不齐,步伐不一,经济落后,不缺水,就改得少;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意识比较强,改革力度就比较大一些。没有哪一个地方有价格形成机制,基本通过价格听证来涨价的方式,它还谈不上改革机制。

  相比之下,油价改革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作为新一届政府就任后出台的首个重要经济改革举措,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调价频率加快,调价时间节点透明度增强,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大大遏制市场投机,老百姓对于油价的调整几乎习以为常,加油站彻夜排队加油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

  资源价格改革到底卡在哪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383”改革方案,提出了能源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就意味着,政府应退出价格管控,让市场说了算。但现实却是,政府这只手迟迟不敢放权。市场化推进缓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新一轮气价改革让广州燃气集团副总经理张德坤兴奋中透着无奈:改革后价格仍旧没能理顺。据估算,广州2020年的需求量将接近90亿立方米,缺口至少有50亿立方米,这只能通过高价进口气源补充。

  张德坤认为,对燃气企业来讲,最苦恼就是气源问题。上游气价放开之后,终端气价,政府还是要管控的。短期而言,企业会有压力。从长期来讲,应该逐步理顺,避免燃气企业形成价格倒挂。

  高卖低买,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在其他资源领域,受成本上涨驱动,企业提价愿望也十分强烈。从2012年各地召开的水电气调价听证会看, “每听必涨”让百姓颇有怨气。在老百姓看来,要涨的合理,更要涨得明白。

  价格改革,百姓怕的是,总涨价。而政府愁的则是,难两全。对此,湖南省物价局综合法规调控处处长刘振晓认为,最大的难题,怎么统筹改革的力度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刘振晓所说的“平衡”,在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看来,正是价格改革中,政府的难处所在。水、电、气等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既要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也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能源市场竞争不充分,让政府这只手迟迟无法放权。他认为,大的石油集团、城市燃气系统、地方政府都想在价格改革中保护或者维护自己的利益,要兼顾各方利益集团,有的时候就非常困难。“

  “市场竞争不充分”屡遭诟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383”改革方案中就建议,推动能源等基础行业对外开放,引入有竞争力的投资和经营者,带动国内竞争。破除垄断,引进民资,改革就能一蹴而就吗?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价格放开也有问题,引入民资不一定会让价格下降,而政府定了价、控制了价格,投资回报不确定,民资就不敢进入了。

  在林伯强看来,在市场化这条路上,政府要做的不应该是控制价格,而是用补贴来化解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涨价问题。但怎么补?则是另一个值得探案的问题。

  兼顾市场和民生,重在完善阶梯价格机制

  水电气价格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的价格上涨,无疑会给百姓带来压力。2012年阶梯价格的推出,被看作兼顾百姓需求和节约资源的重大举措。一年多来,阶梯价格实施效果如何?

  阶梯价格的实施,给居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家住长沙的黎大爷发现,在消费习惯不改变的情况下,六口人的平均电费涨了不少。

  有市民表示,阶梯价实行以来,最大的影响就是电,家庭每个月增加7、80块。相比之下,广州市民李先生的支出没增加,反而减少20多块。

  对此,有专家解释:既保证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又体现节能和反映成本的诉求,阶梯定价被看作是资源产品价格合理化的一种方法。按照阶梯制度,消费越多,价格自然就越高。

  据了解,阶梯电价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试行,而阶梯气价和水价正在部分城市试点。按照设计方案,阶梯制度主要用覆盖率确定分档量,第一档基本覆盖80%的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第二档覆盖到95%,第三档针对“用量大户”实行高价政策。

  在试点省份,阶梯价格的实施起到了节约资源的效果。广东省物价局副局长杨骁婷表示:“阶梯水价推行后效果很明显,从数字上看,广州 2012年比2011年没有实施前,居民用水量下降了10% 。”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眼中,现行阶梯制度仍有待完善。他认为应该把档的跨度放得更开,如果档次太窄,显示不出差距。

  这一点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应证。以长沙为例,水价第二与第三档每立方米差额不到8毛钱,价格调节作用有限。而在气价上,档次设置少,差价每立方米为5毛5。长沙新奥燃气公司财务部主任周登攀说;“只有两档,价格杠杆,政策调整成效不是很明显。我们统计,100多万用户,超过600方的不到5%。建议多设一两档,价差拉大一点,更有利于促进节约。”

  对于完善资源价格阶梯方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娟建议,适度降低第一档覆盖人群比例、进一步降低价格并保持在价格调整中不提价;第二档应覆盖绝大部分人群,按实际成本定价;第二档以上执行高于成本的价格,用于补贴第一档。

  据了解,国外居民用电分为三至六档,最高档电价能达到最低档电价的2.5倍。业内人士表示,高收入人群对价格不敏感,只有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促进节约。

  记者点评: 民用水电气阶梯价格全面推行,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推行过程中暴露出各档之间差距不够,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都要求政府在方案设计上更加精细化。同时,资源价格改革也不能一劳永逸,不同时期有不同情况,差异化、动态化地推进改革才更合理。不管怎样,多听听百姓的声音,了解实际情况,才能让改革更科学稳妥地推进,让更多人理解接受。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吉媛媛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