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姚景源说数据】M2从2001年到2013年增加了7倍多

2015-03-13 10:57: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3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昨天举行的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一种常态,因此货币政策不一定需要一个新提法。而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松紧适度。怎么来理解这样的表述?经济之声两会专栏《姚景源说数据》今天播出第八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带来:如何从数据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松紧适度?

  姚景源: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其实就是用调整货币数量的办法来调控经济,货币表现为需求,就是社会上货币的数量增加,就意味着我们的需求增大,进而经济扩张。

  货币政策,主要分两大类,一类叫做扩张的货币政策,还有一类叫做紧缩的货币政策。我们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位于扩张与收缩之间。过去比较长的时间,我们在货币政策上还是趋于宽松、扩张。比较长时间的货币政策宽松、扩张给今天的宏观经济带来了负作用。比如广义货币M2,就是老百姓讲这个票子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我们国家的广义货币M2是15万亿,到了2013年底上升到110万亿元。这13年,我们的票子数量增加了7倍多。当然也有特殊原因,比如我们长时间是双顺差,贸易顺差,资本项目也顺差,这就使央行被迫地去发行基础货币对冲,然后就增加了票子的数量。

  但是不管怎么讲,13年时间票子的数量增加7倍多,这确实是个问题。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讲,都是货币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为什么房价暴涨,正因为现在我们在货币政策上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我们全社会的100多万亿的广义货币,这么多票子,是宏观经济的一个大风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整个经济运行,特别是实体经济,还是融资难贷款贵严重。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两件事情不应该同时出现,但是我们同时出现了。这就是大家常讲的以往刺激经济政策的负作用。

  在这种两难状态下,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审慎管理。从去年开始,总理从审慎管理出发,提出面对经济下行,不能搞强刺激,不能搞大水漫灌、搞滴灌,搞定向调控。

  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就是调整货币的价格。在经济学上,调整利率也叫做货币政策的价格手段。举一个例子,我们到银行把钱存到银行,这其实是我们把一定数量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或者叫租给或者卖给了银行。拿到的利息,其实是我们一定数量资金,一定时期使用权的租金。企业和个人到银行去贷款,其实是到银行买或者是租一定数量资金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

  调整准备金率叫做货币政策的数量手段,就是说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让它全部转化为贷款,因为它要把吸收的全部存款都全部转为贷款,那储户来提款,它要是没钱怎么办呢?这不就是存款人的风险嘛。所以,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防止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政府和中央银行就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上交到中央银行冻结起来,上交到中央银行的这笔钱就叫做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数量,我们就能够直接导致全社会货币的增加还是减少。

  所以,为什么大家这么关心这两个手段呢,能不能降息,能不能调整准备金率。因为价格手段和数量手段对经济会有了不得的影响。讲到货币政策,我们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和去年是一样的。但是今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后面,总理加了四个字,叫做松紧适度。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要仔细品位松紧适度。现在社会上大家都在猜,我们还能不能够降息,还能不能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如果从理解松紧适度角度,调利率也好,调整准备金率也好,主要应当是微调预调。

编辑:贾国强

关键词:姚景源;数据;实体经济;强刺激;准备金率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姚景源说数据】财政政策如何助力改善民生?

2015-03-12 10:46:00

【姚景源说数据】从CPI里解读中国经济走势

2015-03-11 10:33:00

【姚景源说数据】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2015-03-10 13:5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