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揭开高送转盖头:玩套路难以为继

2017-03-21 09:53:00来源:中国证券报

  投资人看待高送转的眼光变了。

  3月20日, 网宿科技 下跌1.6%,这是其公布高送转方案后五个交易日里的第四次收跌。网宿科技是近期多家施展“高送转+减持”套路的上市公司中的一员。

  有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上市公司可以围绕高送转施展的套路多种多样:部分公司觊觎高送转对股价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护重要股东减持,或配合激励对象达到行权条件,或为了在再融资过程中吸引投资者认购公司股票,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甚至不排除有公司发布超高比例高送转方案是为规避再融资新规做铺垫。

  在监管部门持续亮剑、投资者认知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缺乏业绩成长支撑甚至配合股东减持的高送转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迥异表现折射理性回归

  3月20日,网宿科技下跌1.6%,这是自发布“10转增20派2.5元”的高送转方案后五个交易日里的第四次收跌,一周累计跌幅已达16.34%。3月13日晚,网宿科技在预期一季度业绩下滑0%-30%的同时推出“高送转+减持”方案,次日股价一度触及跌停,后一日再度大跌4.31%。

  在网宿科技之前,已有多家公司披露“高送转+减持”后,股价遭遇下跌。如 赢时胜 1月12日推出“高送转+减持”方案时,也曾经遭遇市场抛售,1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几近跌停。而 新易盛 、 中文在线 、 凯撒文化 、 利欧股份 等公司预案披露之后的累计跌幅均在15%以上。

  与网宿科技连续下跌待遇不同的是,3月20日, 凯中精密 早盘就封死涨停。就在前一天晚上,该公司公布2016年年报,期内实现营收11.12亿元,同比增长26.42%;净利润1.23亿,比上年增长34.7%。该公司宣布,拟10转10派2.78元。去年11月24日上市的凯中精密,因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尚在限售期,所以不存在预案披露后6个月内的减持计划。

  除凯中精密,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并未走“高送转+减持”的套路,在方案出台后股价迎来上涨,如 北特科技 、 新宏泽 等,至今涨幅都在20%以上。

  “网宿科技遭遇大跌,除配套减持外,还与公司业绩预期下滑有关。”一位市场人士认为,投资者看待高送转的眼光已恢复理性,“高送转+减持”的行为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而符合公司成长价值的高送转受到青睐。

  不仅是投资者理性在恢复,上市公司看待高送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参与高送转的公司数量下降。虽然距离2016年报披露窗口关闭尚有一个多月,但从目前情况可以大致看出高送转的变化趋势。以深市为例,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深市上市公司根据2016年度业绩进行高送转的为10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降24%。

  在持续的强监管下,高送转“热度”早已呈现降温趋势。数据显示,沪深两市2015年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数量就较2014年明显减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预计,未来监管层继续加强高送转监管是大概率事件,这有助于提升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认知,高送转难再成为各种套路的“障眼法”。

  数字游戏暗中与新规博弈

  虽然参与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数量呈下降态势,但送转比例逐年攀升。“数字游戏越玩越疯狂!”张伟(化名)如是评价当前A股高送转现象。

  “最开始市场还没有高送转概念,实行送转的公司不多,送转的股份比例也较低,一般是10送转3左右。”有20多年“股龄”的张伟是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总经理,对A股高送转的发展变迁有着深刻认识,“后来送转股份数量逐渐上去,市场才有了高送转概念。但很长时间内,上市公司将10送转10视为约定俗成的上限。”

  不过,这种情况早已被打破,而且送转比例一步步攀上新高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两市共有440家上市公司发布2016年报,其中公布10股送转10股以下预案的上市公司有42家,10股送转1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14家,10股送转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8家。更有9家上市公司的送转分配方案是10股送转30股以上。

  而翻看往年数据,2014年度、2015年度进行10股送转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只有11家、49家,同期进行10股送转3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

  送转比例的逐年攀升,背后是高送转炒作的变形轨迹。张伟介绍,最开始市场炒作高送转,是看重填权行情。“实施高送转后,公司股价相应下调。”张伟说,一开始投资者比较理性:预期公司股价会在业绩提升下上攻,所以参与。但后来,A股进入送转比例越高,公司股价炒作越厉害的非理性阶段。“A股典型的散户市场特征此时暴露无遗。”张伟说,送转比例越高似乎就是送得越多,股价对应下调得越多,似乎就显得越便宜,“在这种典型的散户心理作用下,高送转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他口中的畸形发展指的是上市公司围绕高送转施展各种套路:有公司想通过高送转降低股价来提升流动性,或提升公司形象,这点无可厚非;部分公司觊觎高送转对股价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护重要股东减持,或配合激励对象达到行权条件,或为了在再融资过程中吸引投资者认购公司股票,而忽视公司基本面。

  不过,在华南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看来,今年以来送转比例的继续攀升并不仅仅包括上述原因,“监管部门发布的再融资新规影响很大,不排除有公司发布超高比例高送转是为了规避新规。”

  2月17日,证监会颁布再融资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非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20%。

  “为了破解20%的限制,提高股本总量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解决路径之一。”华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释,“高送转”是最简单粗暴的途径,“一轮10送30下来,总股本就增加3倍,以前新发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可能达到40%,现在就只占比10%,不受新规限制。”

  “与现在动辄数亿元、数十亿元再融资相比,20%的股本比例限制对上市公司影响非常大。”上述董秘透露,据其了解,已有公司为了以后定增方便,在谋划甚至已经开始实施高送转,以此做大总股本。

  “优胜劣汰”趋势将持续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高送转”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盈利能力也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既不影响投资者实际权益,也不代表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高送转比例攀升对公司基本面没有太多帮助,投资者应引起警惕。”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公司若计划大规模扩张股本,除具备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金充足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一定高成长性,否则将面临下一年度因净利润增长与股本扩张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风险。

  事实上,监管层一直在引导投资者从简单粗暴的高送转炒作回归到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上来。以沪深交易所为例,在发给高送转公司的问询函中,除关注公司是否搭配有减持计划、有无不当市值管理意图,往往还会重点关注公司业绩增长是否与股本扩张相匹配的问题。

  “从如今的市场环境来看,形势显然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投资者对高送转的认知度明显提升。”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一方面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有关,另一方面与A股投资理念更加成熟有关。

  “高送转作为股价催化剂的作用正在被大大弱化,成长性良好的上市公司推出的合理高送转会受到投资者追捧。而一些伴随股东减持计划的高送转则直接产生了负面效应。”张伟表示,“这说明投资者已在理性筛选标的,在回归公司基本面的价值取向上,高送转已呈现‘优胜劣汰’趋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高送转频遭交易所问询,但毕竟没有真正被念“紧箍咒”,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规范方式。比如,将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与公司业绩增长幅度挂钩。“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长10%,则上市公司股权扩张的比例可以确定为10%,以此类推。”上述私募人士表示,为避免上市公司业绩暴涨暴跌给上市公司带来负面影响,可以给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扩张幅度规定上限。“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就很难滥用高送转,尤其是业绩亏损公司,根本不能进行高送转,各种套路也就玩不转了。”

  (原标题:揭开高送转盖头:玩套路难以为继)

编辑: 马文静
关键词: 券商;高送转;网宿科技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