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13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给出了基准判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这表明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振了信心。

  “稳”: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

  会议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求全党坚定信心,认识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稳’和‘进’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打出组合拳。”张立群表示,会议强调坚持稳字当头,围绕“稳”作出了系统性的安排和部署。会议指出,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同时提到的包括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等内容,也与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密切相关。”

  会议指出,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和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总体思路。”张燕生介绍,宏观政策要稳,是指逆周期调节,稳健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要给力;微观要活,是指凡是市场能起作用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企业能干的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需协同推进。

  宏观来看,张燕生告诉记者,短期的“稳”是大局,中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没有短期的“稳”为基础,就难以推进中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者缺一不可,相互支撑,一脉相承。

  微观来看,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提出,财政政策要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发力,发挥乘数效应,让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可以带动更多发展。“如果需求端跟不上,就会供过于求;供给端跟不上,便会供不应求,容易造成价格上涨。 ”他还认为,在“三去一降一补”中,补短板要进一步发力,通过“补”带动有效供给,提高发展质量。

  白明还就“稳外贸”提出建议,在他看来,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要提高外贸发展质量,靠提质扩大规模。 外资方面,要改善营商环境,大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让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增强其在华投资信心。

  “进”:“创新和“改革开放”双轮驱动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进’的内容更加丰富。”张立群提到,在此方面,会议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包括脱贫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转向高质量发展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安排和部署。

  在张立群看来,高质量发展是“进”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 落脚点在‘创新’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上。

  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也依靠制度环境的改善,才能激发创新活力,改善创新条件”张立群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支持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环境法治环境。

  在白明看来,在“进”的过程中,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靠搞“大水漫灌”刺激经济发展。

  收官之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键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收官之年打好三大攻坚战,我认为非常重要。”张燕生指出,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从国家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键,要使那些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地区和领域能够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好保障。

  张立群同样提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明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为此作了多方面安排和部署,包括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及对基本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方面作出安排包括在困难群体住房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猪肉价格上涨对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作安排。

  张立群认为,明年实现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经济不稳、就业不稳,民生就不会稳。”因此在他看来,“稳增长”工作做实、做好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