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1月17日,中国经济2019年“成绩单”出炉。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较上年增长6.1%;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实现了新的跨越。

  专家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增长动力。

  GDP增速6.1%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向央广网记者表示,2019年,中国经济面对国内“三期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同时外部的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这种情况下,GDP的增速还能够达到6.1%,运行在预期的目标区间范围内,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

  事实上,在各方努力下,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预期目标,放眼全球,6.1%的增速也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7日表示,2019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值得注意的是,按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1万美元的大关。

  “它是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的。”宁吉喆表示,这一突破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续改善;不仅为中国今年将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升 经济运行结构进一步调整

  “中国经济在保持一个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继续得到改善,质量持续得到提升,这也是2019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连平向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9.0865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增速6.9%,在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新动能。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上年增长8.8%和8.4%,增速分别规模以上工业快3.1和2.7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4%、12.0%和12.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0、2.6和2.6个百分点%。

  宁吉喆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得到巩固,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上年有所提高。微观杠杆率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来衡量,11月末为56.9%,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2.64%,上年缩小0.05,这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反映出区域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

  “通过一系列‘补短板’的举措,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连平指出,在政策推动和外部环境回暖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和生产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这样的趋势在2020年将得到延续。而制造业的回暖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吸收更多就业人口,进一步推动“稳就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如何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2020年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宁吉喆表示,2020年,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企国资、财政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保持就业稳定,加大力度补齐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