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外贸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维度。尽管2019年全球贸易呈现疲软态势,中国外贸仍有亮眼表现:进出口总值突破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实现“逆袭”。

  多位专家认为,2019年,中国外贸发展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在内有经济转型压力、外迎贸易保护主义逆风,以及世界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外贸能取得这样一份不俗的成绩单,难能可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影响,中国第一季度外贸将受到一定冲击。但凭借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外贸规模和结构的较强抗击力,有利于抵御疫情造成的影响。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冲击将是暂时的,影响是有限的。

  外贸规模稳中有进 结构不断优化

  2019年,我国贸易规模、国际市场份额双双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全年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0%,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2019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货物进口国。”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除货物贸易外,我国服务贸易也实现了小幅增长。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同比增长2.8%。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看来,外贸逆势而上,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我国外贸仍然扮演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9年,我国外贸的突出亮点和成绩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贸所副所长竺彩华提到,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43.3%,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体现了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中国经济的活力。

  “外贸新优势正在形成,主要表现在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进一步向好。” 竺彩华告诉记者,一方面,2019年,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比重持续提高到59%,表明中国外贸所依赖的自主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另一方面,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强劲,例如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出口分别增长了25.3%和8.2%,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达58.4%。

  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 “朋友圈”持续扩大 

  “我国内外市场结构也更趋健康。”竺彩华指出,国内市场越来越有能力消费自己生产的商品,因此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持续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35%降至2019年的不到18%。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魏浩介绍,去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8%,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至29.4%,我国已经成为沿线25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竺彩华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助力我国拓展外贸“朋友圈”,也为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与相关国家贸易潜力正在持续释放。

  与此同时,去年我国对欧盟、东盟、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8%、14.1%、8%和6.8%,其中东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看来,这体现出中国正不断推动市场的多元化,特别是贸易伙伴的多元化,这是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措施,也体现了我国外贸对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作用。

  “进博会带动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也是外贸发展的亮点之一。”魏浩特别提到,去年11月5-10日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后,其贸易效应凸显。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额是8.59万亿元,12月份当月进出口额就达到了3.01万亿元,12月当月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为12.7%。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17.7%。12月当月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都创下月度历史峰值。

  政策效应显现 发展韧劲十足

  2019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营商环境更加完善。我国颁布了《外商投资法》,进一步缩减了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这些都为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去年的外贸成绩单可以看出,中国外贸发展仍然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在竺彩华看来,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四大红利”和一个基本面。“四大红利”是指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的制度红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释放的市场红利,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创新红利。“四大红利”齐发力,成为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推手。

  竺彩华同时认为,2019年我国外贸取得亮眼成绩,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外贸的强力支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6.1%,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让中国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容量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正是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让我国外贸发展韧劲十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说。

  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不会变

  专家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中国第一季度外贸将受到一定冲击。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短期的正常生产活动,且会影响全国物流、企业后期生产、企业的海外信誉等问题。但在竺彩华看来,凭借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外贸规模和结构的较强抗击力,有利于抵御疫情造成的影响。随着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陆续复工赶工,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冲击将是暂时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2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竺彩华认为,基于“四大红利”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相信中国企业和人民有智慧也有能力转危为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不会变。

  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国家政府、商务部等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和落实了相关政策,维护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李俊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在系列政策的支撑下,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加之企业本身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所积累的能力和基础,可有效化解或减缓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因此,企业实现2020年外贸发展目标仍然可期。

  李俊同时指出,今年我国外贸虽在增长速度和规模上面临挑战,但可在提高贸易质量、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如大力培育数字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此外,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品、数字服务等方面加大出口,也将可能成为2020年我国外贸发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