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 于琦)欧莱雅、强生等大企业湿巾类产品的代工厂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雅股份”)再度冲刺创业板。近日,深交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洁雅股份已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
(图源自深交所官网)
  再度开启上市进程 
  深交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7月9日,洁雅股份向深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说明书,9月21日,因洁雅股份及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主动申请中止上市审核程序,深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1月25日,洁雅股份已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更新了拟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申报稿,再度冲刺创业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显示,洁雅股份计划募集资金约3.67亿元,其中约2.6亿元用于多功能湿巾扩建项目,5383.52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6099.16万元用于仓储智能化改造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洁雅股份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湿巾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公司主要采取ODM/OEM(原厂委托设计/原厂委托制造)的模式为Woolworths、金佰利集团、强生公司、欧莱雅集团、利洁时集团、3M、贝亲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湿巾类产品以及部分面膜类产品。公司湿巾产品涵盖婴儿系列、成人功能型系列、抗菌消毒系列、家庭清洁系列、医用护理系列和宠物清洁系列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
  据招股书披露,洁雅股份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婴儿系列湿巾、成人功能型系列湿巾和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上述湿巾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4.19%、85.78%、88.49%和 89.58%,产品结构总体较为稳定。
(图源自洁雅股份招股书)
  因关联交易等问题收问询函
  值得注意的是,洁雅股份在恢复上市审核的同时,还披露了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等26个问题。
  问询函中指出,2019年,实际控制人蔡英传曾两次向洁雅股份借款用于收购公司股权,金额分别为1054.73万元、302.94万元。深交所要求洁雅股份补充披露实际控制人归还资金的来源,是否源于实际控制人自有或自筹资金。
  洁雅股份回复称,前述借款履行了相应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独立董事亦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并签订了《借款协议》,协议约定借款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按日计息,利息共计227477.08元。上述借款本息已于2019年10月归还。蔡英传归还公司借款的资金来源于2019年10月洁雅股份向其分配的1717.84万元现金股利(税后),系其自有资金。
  深交所还要求洁雅股份结合上述借款事项产生原因、履行程序等说明公司的财务、资产是否独立于实际控制人;说明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与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效;并补充披露是否存在其他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
  对此洁雅股份表示,本次借款决策系由公司独立做出,不属于实际控制人直接干预公司资金使用安排或者与公司资产混同的情形,洁雅股份的财务、资产独立于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除上述借款外,公司未再发生关联方拆借公司资金情况。
  目前,洁雅股份实际控制人蔡英传、冯燕夫妇合计持有公司74.06%的股份。洁雅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发行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及重大决策事项仍将处于控制地位。虽然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但实际控制人仍可能通过行使股东投票权或者其他方式对公司的人事、生产、经营决策等事项实施不当控制,从而对公司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大客户集中度过高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洁雅股份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2.43亿元、3.12亿元、3.07亿元、2.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68.2万元、5763.26万元、6812.27万元、6486.52万元。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2.46%、65.11%和 62.87%,实现快速增长。
(图源自洁雅股份招股书)
  然而,在营收和净利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洁雅股份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69%、89.60%、91.08%和 93.21%。前五名客户分别为Woolworths、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强生公司、杭州贝咖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欧莱雅集团。
  此外,洁雅股份还有“喜擦擦”品牌系列湿巾以及“艾妮”品牌系列湿巾的自有品牌产品,但营收贡献较小,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0.99%、0.88%、0.55%、0.15%,呈逐年下滑趋势。
(图源自洁雅股份招股书)
  洁雅股份解释称,目前,公司自有品牌湿巾产品销售收入规模较小,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为前述知名公司的 ODM/OEM 销售收入,因此客户较为集中。如果公司主要客户采购计划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