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接近尾声,上市中央企业经营数据基本亮相。

  Wind统计显示,目前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的上市央企共289家,截至发稿,有243家发布2020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3450.19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374.0348亿元。其中,150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这意味着,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央企中,近七成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数据同时显示,上市央企资产负债水平进一步改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这充分展示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积极成效。专家表示,上市央企业绩亮眼,说明国企市场化程度正快速推进,中央企业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在治理体系、优势资本进入、主业集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一步夯实了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近七成央企利润正增长 

  整体来看,243家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央企,有16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前三名分别为国网英大7314%、一汽解放4962%、海油工程1200%。有13家归母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分属于五大行业,其中,建筑业4家,采矿业3家,房地产业3家,制造业2家,电力、热力供应业1家。

  分行业看,130家制造业上市央企共实现营业收入44089.2392亿元,归母净利润1815.5052亿元。其中,9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9%。13家建筑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4503.9714亿元,归母净利润2430.1918元。中国建筑占据上市央企利润总额榜首,全年归母净利润449.44亿元,同比增长7.3%。21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有15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吉电股份、三峡水利,同比增幅超过200%。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航空企业业绩滑坡厉害。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08.42亿元、-118.35亿元、-144.09亿元,同比降幅508%、470%、324%。

  13家采矿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计91728.2376亿元,同比下降23.88%;归母净利润共计2072.5872亿元,同比下降35.23%。其中,中国神华归母净利润391.7亿元,同比下降9.43%;中国石化归母净利润为329.24亿元,同比下降42.9%。不过,增幅最大的海油工程,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1.43%和1200%。

  光大证券研报分析指出,2020年海油工程营收大幅增长,主要由于降本增效助推企业效益反转,管理费用下降2.78%,且在手项目进度超预期,“10+1”项目中2020年内投产部分提前完工,流花16-2油田提前投产,陵水17-2深水项目超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整体来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业绩逆势上扬,一是国企市场化程度快速推进,主业市场化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二是中央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提升,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加大竞争性板块上市的步伐。三是中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上,紧扣两个“一以贯之”,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保证了市场运行的方向和效率。

  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国资委通报,2020年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64.5%,圆满完成“2020年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4.7%”的目标任务。Wind数据显示,公布2020年年报的243家上市央企中,有210家披露资产负债情况,平均资产负债率51.30%,优于2020年央企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其中144家资产负债率小于64.5%。

  实际上,自国资委将资产负债率纳入央企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后,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连续4年平稳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央企的负债结构、偿债能力更是表现出较大优势。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分析,市场环境好转,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盈利水平提升,改善了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了企业负债水平;部分央企借助资本市场,一方面通过股权融资在不增加负债前提下做大了资产规模,另一方面也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资产结构调整,清理剥离了高负债劣质资产,从而有效降低了资产负债率;随着投资监管趋严趋紧,央企发展理念有所改变,盲目举债发展得到适当控制,且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上市央企本身也自觉加强了对负债的管控,推动了上市央企负债水平进一步下降。

  张春晓表示,上市央企资产负债率降低主要得益于:一是近几年力推“三去一降一补”,使企业能够快速集中主业、发展优势板块等,从而有效降低负债率。二是国资国企改革“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四个一批优化了国有资产配置、提升了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提高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使企业负债结构改善、偿债能力增强。三是国企改革从“十二五”时期做强做优,到“十三五”时期做强做优做大战略的实施,中央企业紧盯内部苦练内功,放眼外部拓展市场,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市场化和外部市场化双向跟进的水平,使中央企业发展成为高效运行的市场主体,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偿债能力、降低了负债水平。

  一位国资央企研究人士表示,央企偿债能力增强的原因是,对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负债规模双管控,防止隐性债务、明股实债等虚假降杠杆问题。建立了中央企业债券应急机制,强化到期债券检测,确保不发生兑付风险。

  研发投入均增近六成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0年中央企业研发(R&D)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3%,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为2.5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已经发布年报的243家上市央企,研发费用合计投入4250.8382亿元,同比增幅均值57.64%。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三家企业位居前三,研发费用均超过200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幅排名前三的是保利地产、*ST夏利、华能国际,分别达到2140.48%、1295.69%、926.72%。分行业看,研发总费用排名前十的企业有6家分属建筑业,前四名被建筑业包揽。

  刘兴国表示,近年来,中央企业充分认知到加快关键技术突破的迫切必要性与战略重要性,国资委积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两方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央企研发投入持续较快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央企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当前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并不高,中国企业整体还处于技术追赶阶段,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张春晓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这就需要上市央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向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全力奋进。

  他同时表示,不同产业、产业链不同节点上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应该不同。对于科技含量程度相对较低的产业或产业链节点上的企业,主要是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市场跟进效率。对于科技含量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或产业链节点上的企业,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力度。如中央国有工业企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不仅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还要使投入的力度和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主任李红娟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持续增加研发经费,要依据企业所在的领域、属性、发展的阶段、市场核心竞争力对技术的依赖度等因素综合衡量。大型央企、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国有企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军企业等,对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有着更高的诉求,需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计经济回报进行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对于研发经费增加以及多元的研发经费支持,以实现更多综合性技术突破,推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