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边”的信息“高速路”

2018-05-21 13:2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吕红桥)电信普遍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宽带网络等电信业务。记者日前跟随工信部,来到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实地探访当地的宽带网络建设情况。

  高原农牧民的宽带新生活

  临近5月中旬,西藏那曲依然没有春天的气息。记者来到那曲县罗玛镇普拉村的时候,当地刮着大风,雪也下下停停,放眼望去,藏北高原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冰天雪地的时节,牧民们应该都待在家里。记者心想,这里地处偏远,再加上气候恶劣,他们的生活估计会很单调。但来到牧民边巴扎西的家里时,他正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有滋有味。他说,电视原来是用“锅盖”看,只能收到几个频道。现在可以收到很多电视频道,比如藏语的各种频道。

  边巴扎西看的是网络电视,为了证明家里有网,他还掏出手机,让记者看了看。

  记者:你这里面都装了什么应用?

  边巴扎西:微信。

  记者:微信你平时都用来干什么?

  边巴扎西:原来有人要在这里收购酸奶、牛肉这些东西,只能我这边打个电话说我这质量很好,但是买方又看不到东西。现在我们可以发个图片给他们,说我们酸奶质量是这样的,牛肉有这么多。外面的人一看说要买,我们就给送过去。

  看电视、玩手机、上网做生意,很难想象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区域,牧民能像大城市的人一样,过上现代生活。这要归功于电信普遍服务的实施,西藏移动把宽带铺到了普拉村,牧民们每个月最高消费48块钱,就能用上50M的光宽带和高清数字电视。不过对边巴扎西来说,上网最大的意义还不是这些。他有个儿子,在几千公里以外的东北读书,以往想儿子的时候,他要拿起手机,跑到远处的山上,搜到信号后,给儿子发微信。现在,就不用这么折腾了。想他的时候可以利用视频跟他聊天,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他长个子没有,长胖了或者长瘦了。

  在千里之外的墨脱县,帮辛乡肯肯村也通了宽带。这个门巴族聚居的村落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交通很不方便,外面的人一年到头来不了几个。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村民拉巴次仁显得有些羞涩,看见女记者上前采访,他会远远躲开。可其实,他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沟通交流的渴望。家里装上宽带后,他在手机上下载了很多应用。

  拉巴次仁:有微信。

  记者:还有什么应用?

  拉巴次仁:QQ、视频,包括影视,还有百度、音乐,有宽带就方便多了,有网络可以接触外面。

  拉巴次仁目前在打理村子的一片茶园,通了宽带之后,他发现了新的商机。墨脱出产皂石,以这种石材打造的墨脱石锅全国闻名,但由于信息闭塞,村民只能把石锅拉到县里,低价卖给开网店的人。拉巴次仁这回决定,他要在村里开一家石锅网店。

  拉巴次仁:一天做30-40个,他们有个车子运到县里,县里有个石锅销售点,他们会销售。通网了就好了,可以把石锅发到网上去。

  记者:你懂那些东西吗,怎么开网店?

  拉巴次仁:我不懂,慢慢可以学。

  随着电信普遍服务的深入推进,西藏农牧民的整体生活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而放眼全国,工信部已经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开始用上宽带网络。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说,今年年底完成时,估计98%的行政村全部通光纤,从目前监测的数据看来,这些通光纤的村平均网络的接入速率带宽是66M,是比较高的。

  在千难万险中架起网线

  西藏有个说法叫“远不过阿里,苦不过那曲”。记者很想知道,在这个西藏最艰苦的地方,怎么把宽带铺到老百姓家里。前去采访的那曲县罗玛镇普拉村海拔高达4700米,空气含氧量据说还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由于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记者一路上头疼欲裂,不一会就要抱起氧气瓶猛吸几口。

  到了普拉村,几名西藏移动的施工人员正准备攀爬宽带线路杆,给一户牧民接网线。宽带线路杆离牧民家不远,但风太大,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走起路来也费劲。施工人员说,这已经算好天气了。

  记者:像今天这个风有几级大概?

  施工人员:大概有七八级的样子吧,今天算稍微好一点的了。

  记者:平时风比较大的时候能有多大?

  施工人员:反正电杆上是站不稳的,容易掉下来,必须要捆安全绳,没有的话容易直接把人吹下来。

  拿上工具,戴上脚扣,工作人员就准备攀爬线路杆,可由于风又大,天又冷,一不小心差点摔下来,让大家一阵惊呼。

  记者:风太大了你上去没事吧?

  施工人员:没事没事,习惯了。

  记者:哎,慢一点。

  周围人员:紧张了,把脚扣抬一下,别着急。

  网线成功接通,牧民家有了宽带信号。这只是一户人家,要让整个村子、整个镇、整个县都用上宽带,要付出多大努力,吃多少苦,很难估计。施工人员说,这其实还不是最苦的工作,当初栽这些线路杆的时候,那才叫一个苦。因为冻土层太厚,根本挖不动。他们找来了专门的锄头,要让记者见识见识。

  施工人员:挖不下去嘛。

  记者:你们平时就是用这个工具刨这个土是吧?

  施工人员:嗯,对。

  记者:现在刨不动?

  施工人员:对,现在土还是冻着的,冻土。

  记者:那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施工?

  施工人员:要到6月,6月到10月才能施工,10月以后气温太低,土又冻住了。

  那曲移动网络部工程建设组项目经理多吉旺扎说,为了赶工期,他们一般用这样一招对待冻土:“烧牛粪,把地烤化,再挖几公分,再去拿牛粪烧一点,把冻土解冻一点,再去烧。一天几个人才能打几个洞,就这么打下去。”

  在那曲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人的心跳会明显加快,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干重活需要一定的勇气。相比之下,海拔较低而且遍布原始森林的墨脱好像要好很多,实际并不是这样。墨脱的交通是一大难题,这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记者前去采访时,从邻近的波密县城到墨脱县帮辛乡,七八十公里的路,车却开了接近5个小时。万川通讯工程公司在这里架设西藏电信的宽带线路,公司技术员李本军对交通问题更有发言权。他说,道路不通畅,随时有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这边比较偏僻,我们的物资只能用大车运到108大桥,然后用小车慢慢转,有的地方还需要人工搬运材料进去。”

  更让施工队受不了的是这里的雨水。墨脱北高南低,南方的水汽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爬升,在这里形成充沛降水。墨脱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超过4000毫米,是北京的七八倍,一年有九个月都在下雨。墨脱县电信局局长尊珠说,不少施工队因此“撂挑子”,最后靠一些坚守的施工队才架起了宽带。

  与艰险为伴的网络守护人

  西藏墨脱有中国“雨都”之称,再加上山高谷深,经常出现山洪、滑坡、泥石流。去墨脱的路上,采访队伍在一处已经发生滑坡的地方停下来,查看光缆线路杆的情况。线路杆位于半山腰,已经东倒西歪,透过茂密的树林隐约可以看到旁边还有人。过了一会,人下来了,一问才知道,他是中国电信传输局墨脱驻段点的维护人员,名叫严凤勤,来这里解决通信故障。还没聊几句,大家发现他手上有东西在蠕动。人群中有人认出来这是蚂蝗,提醒严凤勤蚂蝗正在吸他的血,不过他显得很淡定。

  记者:这怎么办,这个蚂蝗?

  严凤勤:它吸饱了自己会掉的。

  记者:那你不能直接把它弄下来吗?

  严凤勤:不能不能,这样不能处理,现在处理有危险的。

  墨脱空气湿度大,其它地方在水里才能见到的蚂蝗,在这里的草里和树上到处都是。严凤勤抖了抖裤脚,又有蚂蝗从裤子里掉出来。

  记者:你这个腿上血流下来了。

  严凤勤:哦,这个没事,蚂蝗吸了多少就要流多少,流完了就不流了。这蚂蝗对身体其实没什么伤害,它只不过是吸点血,它吸饱了自己会掉。你要是处理的话,用盐水这些弄它会掉的。

  不过对于严凤勤来说,蚂蝗远远算不上最危险。他说:“遇到最多的就是蚂蝗、蛇、蚊虫叮咬这些,在山林里面危险随时随地,比如那些塌方,因为土质比较松软,人踩上去突然会滑下去。”

  西藏自然灾害多发,尤其是像墨脱这样的地方,有时候一场大雨过去,网络就断了。严凤勤这样的维护人员要随时在线路两端来回穿梭,排除故障。在湿滑的大山里,没有同伴,没有亲戚朋友,连手机信号也没有,如果遭遇险情,甚至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想想就觉得可怕。严凤勤今年只有29岁,但他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了11年。

  记者:你在这待了多少年了?

  严凤勤:待了有十多年了。

  记者:十多年,你平常住在哪?

  严凤勤:80K(当地小镇)也住,县城也住,沿途都住。

  记者:路也不好走。

  严凤勤:路不好走,过来的话要3-4个小时,有时候路堵的话,塌方的话,根本过不来,就靠走路,有时候走一两天、三天。

  西藏地广人稀,条件艰苦,建起宽带网络不容易,维护起来同样不易,网络维护人员的付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藏民们轻触手机屏幕上网,指尖上的网络背后,是他们的风餐露宿。

  记者:在这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严凤勤:这里有时候没法吃。

  记者:那怎么办?

  严凤勤:有时候带的干粮如果是吃完了,出来如果是几天的话,根本没办法吃东西。一个月30天估计有27-28天都在外面。

  记者:这一段有多长,你维护的这一段?

  严凤勤:所有的接近600公里,就我一个。

  记者:就你一个人?

  严凤勤:嗯,近600公里。

  电信普遍服务 不落下一个村子

  采访时,记者听人说,西藏是全国唯一通信业亏损经营的省区。三大运营商还能赔钱?记者有点不太相信。但采访中的随见所闻证明,在西藏提供宽带等通信服务,的确是赔本的买卖。一方面,西藏区域辽阔,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要保证宽带网络覆盖就要增加投入。那曲移动网络部工程建设组项目经理多吉旺扎说,像那曲县罗玛镇普拉村这样的行政村,从一家走到另一家花上个把小时也很正常。“普拉村是11个自然村,总共是138户,这138户是特别分散,这个自然村有3、4户,下一个自然村又才两户。”

  宽带电信普遍服务的投入主要由国家补贴、地方政府配套,和企业出资三部分构成。其中,国家对西藏的补贴比例按35%核定。而由于地方财力的限制,另外65%全靠通信企业承担,压力可想而知。目前,西藏正多渠道探索降低投入成本。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说,一个好的设想是和其它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如果电力的杆路、电力的塔都能够和通信有机共享,通信网覆盖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与一次性投入相比,宽带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则会不断拉大资金缺口。因为从需求来说,西藏本来人就少,有些藏民家里还只有老人在,这样,运营商的“门槛人口”数量就很有限,宽带业务也肯定入不敷出。在墨脱县帮辛乡肯肯村,西藏电信副总经理尼玛顿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那边那个村就29户,现在装宽带的有24户,一家每月是79块钱,20多户满打满算2000多块钱,网络设施的电费也不止2000块钱,不用说其它的维护费、修理费这些,肯定是亏的。”

  当然,闻库告诉记者,西藏也有一些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形成了互联网的使用习惯,给运营商带来了惊喜。“市场也是慢慢培育的,随着我们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很多应用都在网上,所以它已经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业务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所以有些地方逐渐变成了一个业务的增长点。”

  西藏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贡布多吉注意到,与此同时,藏民们也从网上受益匪浅,生活水平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他说:“原来的想象和现在完全是两种,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我们的农区,确实是农牧民的各种生活、农业种植方面也从网络上得到很多启发,受益情况是比较好的。”

  从全国来看,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2020年98%的行政村要通光纤。闻库说,电信普遍服务承担着助力脱贫攻坚的任务,不管赚钱还是赔钱,都要做下去,“有些地方再往后几年甚至十几年,也不一定能收回钱来,也就是说赔着钱也得干,国家也往里贴一些,企业也支持一些,所有的行政村我们争取都不让他掉队。”

编辑: 赵亚芸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天边”的信息“高速路”

电信普遍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宽带网络等电信业务。记者日前跟随工信部,来到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实地探访当地的宽带网络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