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薛其坤:改革开放给了科技工作者无限的舞台

2018-12-13 15:0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 经济之声《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本期推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供图)

  薛其坤,中科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市科协九届副主席。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是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

  走出去看到差距

  陈爱海:您在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1980年考入了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之后前往日本的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工作。为什么当时会选择去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

  薛其坤:那个时候中国的科学研究,包括材料方面的研究,和世界上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要谈到世界上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强国,日本是一个,东北大学在这个领域是非常强的。也算是一种幸运,因为导师的缘故,我选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从事材料物理研究的研究所。

  陈爱海:在1997年您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1999年您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然后您担任了中科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您的科研之路这么顺利,现在看看,是不是因为当时咱们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科研工作者很大的保障和推动?

  薛其坤:当时对我们年轻人,尤其是在国外留学的年轻人,一个非常让人振奋政策就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设立。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政策,我们年轻人深深感到党和国家重视人才、渴望人才,也给青年人注入了非常大的推动力。我就是在这种国家重视人才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做出决定回国。另外,如果你到国外留学,尤其是在80年代、90年代对国外的生活条件或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回国创业的理想或者选择。

  科研成果转化也要讲究高质量

  陈爱海:总体来看,有人说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其实总体还是不错的,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这种说法您认同吗?

  薛其坤:我不是非常认同。科研成果转化当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技术产生。如果解决了高质量技术的来源问题,就可以通过机制或者改革使它尽快转化成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当然,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希望全国上下一起来解决。但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还要继续加强原创性的科学和原创性的技术开发,使我们国家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给人类社会贡献更多全新的技术,这样我们才会站到价值链的上游。我们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把创新放在最前面,创新又要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的创新,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供给,没有技术可供给,成果转化的机制书写得再漂亮也没有用,都是一些低水平的技术和产品,转化了又如何?以前是解决量的问题,现在我们要解决质的问题。

  改革开放给了科技工作者无限的舞台

  陈爱海:科技竞争一个是快,第二还要有持续性,这肯定离不开科学家精神,在您看来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薛其坤:科学家精神,包括若干个方面,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科学家是研究科学的一帮人,科学是反映自然界规律的一门学问,既然是反映自然界规律,做研究的时候首先就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界,你做的所有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否则,你做的事情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就会完全相悖。

  陈爱海:前一阵子您参加了央视的《朗读者》节目,你在那个节目说了一句话,一下子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座右铭。您说,只要你勤奋、执着、专注,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这句话很火,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就像四十年前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您回看自己来时路,改革开放带给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薛其坤:改革开放给我们中国青年提供了一个追求科学、追求进步的大舞台。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利用这个舞台创造出一个个业绩,取得一个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产生一个个对人类的生活、对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技术,这些会改变一个时代,会让人民更加幸福,使自然更加和谐更加优美,而不是高度的消耗我们祖宗留下的这些资源。所以,改革开放是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这四十年,了不起。虽然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个螺旋发展上升的过程,需要一个关键的动作,我想改革开放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起到了这个作用。

编辑: 李岸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爱评论】薛其坤:改革开放给了科技工作者无限的舞台

薛其坤,中科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市科协九届副主席。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是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