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商务部研究院14日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显示,当前,各自贸试验区正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7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60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其中,贸易、投资领域最集中,事中事后监管领域数量显著增加。

 

  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我国自贸区经历五次扩围,数量增加到21个,设立数量接近全国省区市的三分之二,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前五批18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为3.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4.8%;实际利用外资1310.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6.4%。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介绍,各自贸试验区正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截至2020年9月底,前四批12个自贸试验区方案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完或者少量正在实施。2019年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加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任务实施率超过86%。”崔卫杰说。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7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60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介绍,贸易和投资领域是制度创新成果最集中的领域,事中事后监管领域数量显著增加。以2019年国家层面形成的66项制度创新成果为例,投资领域19项、贸易领域7项,事中事后监管领域15项。

  “此前自贸区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事前准入环节,要放宽、放缓、放松,让准入环节更开放。前端准入放开后,应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更完整的体系,保证‘放’是有度、安全、更加合理发展的。(这)是对中国下一步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更加科学、合理的尝试。”张威说。

  一个月前,全球最大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诞生。此外,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欧日EPA(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为代表的高水平自贸协定,在众多规则领域超越多边贸易体制所规定的水平。

  张威说,这要求我国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在多领域先行先试。她说:“比如在海关通关便利化上,国内自贸试验区基本对标了国际经贸规则高水平。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应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或跨境服务贸易等领域进行探索,比如制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数据跨境有序流动等,都可以进行有益的探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