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专家:现有科研考核机制毁了我们的科研队伍

2014-01-10 17: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201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发布,10位专家313个项目获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喜获突破。

  央广网财经北京1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由包括他们在内的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代表我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备受关注,此外,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2000年至今总计空缺了九次,连续三年没有人获得,今年终于喜获突破,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了这个奖项。

  另外,袁隆平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牵头的“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我们改革再出发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当前的科技进步能否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都会引发我们一些反思。

  一个是获奖者的年龄,从2000年开始设置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到今年共有24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获奖,他们的平均年龄高达83.5岁,刚刚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程开甲院士年龄最高,96岁。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毕生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他们的成绩举世瞩目,获奖可谓实至名归,我们有理由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祝贺。但让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中青年科学家还没有人能超越前辈,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科技创新后劲不足?据了解,2013年度奖励强化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综合所有的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平均46.6岁。这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另外,从我们的获奖成果和项目来看,到底有多少完全自主创新、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获奖?有多少获奖的科研成果只是在改革开放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而已?在我们为获奖的科研工作者喝彩的同时,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2013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三大奖获奖项目数比去年减少17项,比2011年减少6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表示,今年进一步优化了奖励结构,减少了奖励数量。特别是精减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突出鼓励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的发明创造。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认为,科学进步奖要评,但不能过多过烂,现在要精简,让它真正成为国家科技性的最高荣誉,这次的获奖真正做到了实至名归。

  从获奖的情况看,航空、电子电气、通信技术、建筑工程、医药、钢铁、汽车等领域都有项目获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作为牵头或参与单位完成的项目占75.9%。

  刘澄指出,企业的科研成果,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为直接。企业作为科技项目的主导者、推动者,更强调市场价值,更强调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科研造假问题,今后企业应该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引领者。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杨雁霞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