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央广网

专家:国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取得可喜进展

2016-12-01 14:27: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记者刘思强)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减轻税负情况汇报,决定实行增值税定额返还以保障地方既有财力;听取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强化外部监督促进国资经营提质增效。

  会议听取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指出,去年以来,监事会依法履职,改革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从监督检查情况看,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瘦身健体”,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今年生产经营稳中向好,特别是9、10月份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扭转了连续20个月下滑局面,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但也发现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违规经营、内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存在国有权益受损风险。

  会议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基石。监事会要围绕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在国资监管中发挥更大作用。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今年年初就已经确定的2016年国企、央企头号任务,也是一场攻坚战。时近年终,这些企业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加快推动央企兼并重组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监督体系,明察自身不足,练好内功,才能把国企、央企的竞争的实力锤炼得更强,把防风险的屏障筑得更牢。

  经济学家刘胜军对此进行了分析评论:

  经济之声:目前来看,国企央企提质增效的年度任务有没有达到预期?

  刘胜军:从经济指标来看,国有企业最近的收入和利润情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回报率可能还是偏弱,所以国企提质增效,可能也不是在一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它更多的还是一个中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正在取得进展。

  另外,国企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对象。从今年去产能、去杠杆的工作看来,国有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现在也很难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的任务就完成了,特别是钢铁、煤炭等重点领域可能还会有所反复,所以这一过程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经济之声:国务院常务会明确指出,目前仍发现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违规经营、内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存在国有权益受损风险。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具体解决这些问题?

  刘胜军: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原来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改变,例如建立现代治理的机制,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现在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公司虽然治理的初步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但是还没有效运转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的情况还不能被完全避免,这一问题会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造成伤害。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让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董事会不能再是一个“橡皮图章”,它需要切实承担起保护股东财产的使命和责任。另外,要在过渡的过程中强化外部的监督,例如外部的审计。只有双管齐下,国有企业的这些风险才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经济之声:关于“去产能、去库存”等任务,什么样的迹象可以表明我们基本上达到预期和目的了?

  刘胜军:关于“去产能、去杠杆”的任务可以用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例如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是不是真正下降了?一些重点的僵尸企业能否有效退出?行业的产能是否得到了压缩?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政府和国企把去产量等同于去产能,它们只是暂时停掉了一部分生产线,但是并没有真正消灭产能,产能有可能会进一步反弹,这是在推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去关注的。不能光看表面,还要看实质。另外,最后要看国有企业的效益能否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与民企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达到了可持续、有效益的状态,才能说国有企业的提质增效真正达到了目标。

  经济之声:今年大宗商品、煤炭、钢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这种价格的变化对于 “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刘胜军: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它会缓解国有企业的压力。坏消息是价格的反弹可能会发出错误的信号,有的企业会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去产能了,反而要加产能。我们的去产能任务可能无法有效地推进下去。这里面有个最重要的判断,这一轮价格的反弹是不可持续的。只要这种产能过剩的格局没有改变,价格可能还要再回来,到那个时候再去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会耗时更久。因此不要被这种短暂的价格波动所迷惑,还是要认真把去产能的任务落实下去。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对此进一步的分析解读。

  匡贤明:目前国企改革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实现“瘦身健体”,能否提质增效对我们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从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也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文件和措施。从整体上来看,国有企业的“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微观层面上看,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反映,面临的压力比去年要小一些。

  从宏观数据上来看,出现了几个好转的迹象:第一,前十个月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的总收入开始正向增长,前10个月增长了1.5%,其中央企业出现了0.4%的增长。在利润方面,前10个月国有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0.4%,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央企的利润还是处于下降的态势。

  从行业上看,一些利润大幅增长的行业开始增加,煤炭、房地产、医药和汽车行业的利润增幅相对较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在提质增效上的进展还是比较大的。但还是面临较大的压力,例如市场环境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了部分国有企业财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国有企业权益受损。

  这方面的问题可能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首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某些行业或者领域市场环境仍不健全,导致资产的定价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在经营管理甚至在产权转让的过程中,高价低估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其次是内部管理不健全,目前国有企业在经营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应有的核查、处置、督办、监督机制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 激励制度缺乏相应的兼容机制,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情况大大减少,但是相应的机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跟进。

编辑:昌朋淼

关键词:国企;改革;转型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国企社会责任得分高并不奇怪

行业性质差异、企业所处政策环境差异,甚至对社会责任的不同定义,都会深刻地左右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分行业来看,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拔得头筹,按照该报告的评价体系,达到了四星级水平。

2016-11-01 07:42:00

国企赴港IPO陷怪圈:发行价虚高 兄弟国企包场

邮储银行9月底登陆港股后,近日股价跌破发行价。业内人士称,“很多赴港IPO的国企,特别是金融机构上市之初都是这样的走势,在度过Green Shoe的护航后,股价便快速下跌,这主要是当初的发行价‘虚高’所致。”

2016-10-28 10:38:00

宋方敏:警惕“国企低效论”为私有化开路

最近一个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一股拿国企低效说事的论调忽然嚣张起来,充斥于媒体舆论。要看到当前部分国企面临的低效状况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是整个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后必然经受的阵痛。

2016-10-25 17:4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