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远见】民企的“富二代”们为啥不愿接班?

2017-05-12 09:42:00来源:央广网

  作者:王思远 曹美丽 杜金明

  这两年,“富二代”这词被网民玩坏。一说这词,大家不是想到“网红”王思聪,就是电影里飙车、炫富、轻狂的那些年轻人。

  这种说法好比别人一听你是记者“是不是半夜哪着火,就得去现场啊?”一听空姐“是不是都嫁大款啊”一听在投行工作“是不是特有钱”,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偏见。

  从这些年我的采访经历看,民企的二代们多数很优秀、努力、受过良好的国内外教育,很多人特低调,穿个格子衫,扔人堆里都找不着。

  但如今家族企业都遇到了“二代接班难”。

  民营富二代接班“断档期”

  中国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1/3以上,百分之八九十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有数据显示,我国50 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 67%。这意味着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将有 300 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无论时间紧迫性还是群体数量,这在世界范围的企业发展史上都绝无仅有。

  为什么二代们不愿接班?家族企业的理念是否落伍?家族企业如何完成现代企业传承和转型?上个月,我在宁波碰到了茅理翔老先生,聊了聊这话题。

  茅理翔,方太集团创始人、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院长。1985年,茅理翔开始创业;1996年,56岁时和儿子茅忠群二次创业,成立方太集团;2006年,66岁的茅理翔看到民营企业“断代危机”后再度出山,创业成立“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10几年来,口碑相传受到各地家族企业、商会、商学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茅老挺有意思,貌不惊人。据他说,本人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年轻时候老婆每月给2000块钱零花钱,大部分花在书店里。如今写作出版了六七本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著作。

  茅老的儿子茅忠群很出色,方太集团就是这爷俩一起创办;爷俩对企业的发展,更像是伙伴,彼此平等、尊重、探讨。2004年,看到方太集团顺风顺水,茅老退休了;直到2006年,再度“出山”。

  茅理翔说:“周边这些家族老爸也痛苦,二代也痛苦。我下定决心办这个事,很多人劝我,苦了一辈子,第一次创业多次危机;方太一路也风风雨雨,现在儿子女儿成材、事业成功,可以安享晚年啊?我说,我们这些一代企业家都有‘病’,‘闲不下来’的病。”

  舆论压力、家族矛盾、自我实现:二代接班几道“心结”

  茅理翔发现,所谓的富二代接班难,有几方面原因。有外部、有内部,有环境因素、自身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

  舆论压力:开头讲了,社会一说“富二代”,贬义、背后的意思是“败家子、坏二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量企业样本证明,社会言论对当事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家族矛盾:老爷子没退时,全家族团结在创一代核心周围,二代一接班,有的决策这些叔叔大爷们理解不了,就不服,“你懂啥,我跟你爸打天下,你想取代我?”

  企业元老与空降兵。创业时,小米步枪,找的人不一定是最牛的,但一定是最忠诚、最能吃苦、最勤快的;但从小作坊变成大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后,引进的新人在待遇、水平都不一样,理念也会有矛盾,老人就会说“我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最后两拨人不对付,二代接班时夹在中间,难受;

  子不愿继,富二代想选自己的活法。一般人觉得,老板和领导多威风,企业市值多少、管这么多人;换位想想一个企业,动辄千把来号人指着你吃饭,事无巨细,任何环节出问题,下面人都找你;尤其是制造业,虽然现在工厂环境、配套都建的不错;但和富二代留学时,海外山清水秀,接触多元文化和小资情调,很苦很枯燥。有的二代就说“我受过良好教育,当个职场人、普通人、公务员,好好发展”对那个当老板的生活我不喜欢,别人能选择自己人生,我为什么没这权利?

  所有原因中,最普遍的原因是什么呢?茅老说,上一代“不放权”:“有的爸爸70多岁了都不交权,儿子很痛苦,让我做他爸工作。我问他父亲‘你今年多大?’‘73岁’我问‘干嘛不交权?’他说‘王永庆(已故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集团创始人)89岁才交权,我刚73,跟他比还小弟弟呢’。这种情况很多,两代分歧很普遍,年龄、性格、教育、经历、资历、用人理念都不同,这个严重影响了接班。”

  茅理翔的课堂“药方”:家事、商事、江湖事

  接班这么难,怎么办呢?2006年刚开始做时,茅老基本上以思想工作为主,拿着自己方的家族“样本”,跟二代们讲 “你为啥要有担当?为什么继承?你不是富二代,你叫创二代”对家长说“你得理解他,不要逼他”。

  2011年开始,茅老带着团队研发了一套《企业传承战略方案》:

  方法上,两代人同堂尚可,先解决感情沟通问题,在针对不同行业、企业性质和现状,商量制定交接班的方案。

  茅理翔说:“三天两夜,两代人一起来。同堂读书,变成同学。倾诉各自分歧,有点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达成共识。”

  课程上,找了一批本企业和500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学者,进行“一对一”或是小班授课,所学内容既有本家和其他家族碰到的商业经营案例“正统业务”,也有如何处理企业内部派系关系、摆平人事斗争这些不能拿上台面,但又实用和必要“家规管理”。

  茅老说,“一日为(学)生,终身为生”。毕业后,碰到新问题,随时回来咨询和商量。用句流行话讲,这算“后市场服务”。10几年下来,据说在全国民营企业里小有名气。

  茅理翔:家族企业模式落伍?“血统”成就隐形冠军和百年老店

  大量案例显示,家族企业实现“现代化”传承,关键是 “传承”和“创新”的融合平衡,时代变了,不得不承认“创二代”很多时青出于蓝。老一代们,要多看到二代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升级,要信任他们。两个案例。

  慈溪一家企业,父亲做电热器,留学归来的儿子嫌管理粗放、产品“简陋”,想做单干做外贸,老爸不支持,最后儿子负气出走打工;最后,自己做跨境电商,结果在父亲最难时,把库存产品全部销售到海外,化解危机,最后父亲拿着企业董事长的“帅印”上门“让贤”;

  扬州一家毛绒玩具企业,“二代”觉得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低价竞争,没意思,不想接,后来也出走了,到扬州大学门口开网吧。最后,一家人到茅老这协商后,儿子决定接班。这位二代很有“互联网思维”,分析老爸生产的毛绒玩具的客户群体是3-12岁女孩,于是注册了一个女童品牌,除了毛绒玩具,针对这个年龄段小女孩,向其他工厂贴牌定制了衣服、鞋子、袜子、裙子等十几个品类产品,现在全国开了16家连锁电商生活馆,品牌式、体验式的场景购物,这下,生意做得比他爸大多了。

  最后我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中国家族企业的模式是不是“故步自封”呢?刨去私心,一家一户封闭式的家族企业今后意义何在呢?茅老说,每个家族企业都有各自都“看家本领”,“家族”让企业有了血统和特质,虽然也有弊端,但就是这种“血统”早就了民营企业中无数的“隐形冠军”,不生产整件产品,但会把一个小产品、小部件、小技术,做到工整和极致。

  如今,他的愿望就是“做百岁老人、保护未来的百年老店”。

  茅理翔说:“哪怕做小产品、小技术、小部件,做到工整和极致;(家族企业)管理中也有特色和文化背景。当然,二代们更多强调一些西方文化,父辈企业家有家族特色,把这些特色都能发挥。企业不管做得多大,关键是能走的长、走的久 ,如果能出现一大批百年老店,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刨去财富的因素,你觉得做个民企的“富二代”幸福吗?

编辑: 李岸
关键词: 富二代;接班;茅理翔;民营企业;家族企业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