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远见】文化观察系列(一)流动单身时代:“漂一族”很烦恼

2018-02-27 20:15:00来源:央广网

  【远见】本期列话题关注:面对依依不舍却糊里糊涂溜走的春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回味,耳畔中回响着浓浓的乡音乡情。通过对身边的热点潮流、商业大数据和事件的梳理,探究身边的科技和文化带给生活和理念的改变。为什么说中国迎来了“流动单身族时代”?“年味淡了,一款消失了20年的饮料,怎样拾起80、90后的消费情怀?”“南极游火爆,为什么中国人正经历旅游文化第三次转型?”“电影票房再创新高,为什么一部‘老漂族’纪录片引起另类共鸣?”从城市到乡间,新年俗和消费升级下的“城会买”“村会玩”一族有怎样众生相?

  新生代流动人口增多 “漂一族”很烦恼

  据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同时,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16年已达到64.7%。

  世纪佳缘春节发布的《流动人口恋爱报告》,聚焦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漂一族”对婚恋的期望、诉求和焦虑。

  一线城市融入感低 “没归属感”成最大焦虑

  “漂泊”一直是流动人群特有的标签。背井离乡,远离原有的社交圈,为了职业发展来到异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们更渴望寻找到安稳的生活和情感。报告显示,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依次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单身人群流入地,却也成了流动单身族眼中最没有融入感的地区,地区文化、经济基础、人脉储备等原因,成了流动单身族们融入当地最大的门槛。

  总体来看,流动单身族中,男性较女性对目前居住工作的城市更没有归属感。缺乏归属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在现居地没有购置房产”、“收入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社交圈小,在当地没什么朋友、孤独感强”也是缺乏归属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梦想还是要有的。当谈及自己未来1-3年的打算时,52%的男性与62%女性都希望能够在现居地定居。

  七成“漂单族”择偶不盲目 婚恋目的明确

  逼婚现象虽然被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漂一族对爱情的态度是——不着急。

  近七成男性与近四成女性结识异性的主要目的都是做朋友,再视情况发展。但同时,也有超过三成的女性表示自己从不主动结识异性,这一比例约为男性的两倍,看来经济独立让女性越来越在生活中保持着高冷的态度。

  恋爱虽然不盲目,但是目的却是明确的。总体看,超过七成的单身表示自己恋爱就是为了结婚,但在结婚的时间上,33%单身男性表示希望恋爱后可以尽快结婚,开始二人家庭生活;女性则是不着急结婚的人更多,她们更希望可以享受恋爱的过程。

  有取舍:重房产大于重户口 异地恋保质期不超七个月

  户口,意味着家庭成员尤其是下一代在当地有很多福利和便利。总体而言,流动单身族眼中,另一半是否具有现居地户口都并没有那么重要,83%男性与61%女性完全不介意另一半的户口。相较而言,女性较男性对户口问题更加介意;持有现居地户籍的单身族相对会更在意另一半是否是本地户口。

  户口不介意,但是一提房子,没人不在意。超九成的单身族都认为,房子比户口更重要,这是恋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有房子将会大大提升对方的好感度。

  流动人口和城市变迁,就意味着“异地恋”增多。近70%人群对异地恋是否真的可以修成正果表示观望与不相信的态度,尤其是女性,态度比男性更悲观:距离产生不了美,但能产生分手和另有新欢。

  相信和坚持异地恋的群体中,41%的男性与27%女性表示自己会迁就对方,而26%的男性与34%的女性则表示都不需要妥协,欣然接受。另外有25%女性与18%的男性会毅然决然的选择“不接受异地恋,果断分手”,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毫无依据,数据调查显示对于曾经的异地恋,感情的保鲜期一般只有七个月左右。作为异地恋的悲观主义者,笔者觉得其实也不短了。

  对话:大城市不排外 文化精细度决定“融入”门槛

  如何面对“流动单身时代”?未来大城市的婚恋问题和难题,会不会愈发严重?大城市真的“排外”吗?怎样更好地面对“流动单身族”的未来?世纪佳缘高级副总裁张亚红认为:大城市的文化精细度决定“融入”门槛。

  思远:从实际情况看,大城市真的那么排外吗?这些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困扰漂一族呢?

  张亚红:我不这样认为。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比邻北京的天津,这些城市都有着各自非常鲜明的文化特点,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这些城市必然定存在或多或少的“排外”因素。但若从大数据和较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排外”这件事正在逐渐地淡化。1992年我来到北京,那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北京人对外地人的排斥。但是,当时我所不习惯的北京的说话方式、他们的“儿化音”太重导致我听不懂,难道能绝对地说明北京人是排外的吗?其实不然,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我没有很好地融入北京文化之中。反观今天,从我的调研和对用户的访谈得知,北京的个人和家庭也越来越容纳外来入京人口,只是不同的地方程度有所不同。文化越精细的地方,这种融入程度就相对低一些;文化越粗狂、越多元的地方,这个程度就相对高一些。(作者王思远)

编辑: 赵亚芸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