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楼仲平:把单品利润0.0008元的企业做到世界第一

2018-11-22 15: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经济之声年度呈献《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辑,本期推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

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

  楼仲平,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改革开放之后从“鸡毛换糖”到开办企业,把一个吸管企业做到世界第一。《聚丙烯饮用吸管》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编制起草人。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从“鸡毛换糖”出发

  陈爱海:说起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会说起浙江企业的传奇,而如果说在浙江,义乌的企业又是很多传奇中的传奇,您和您的企业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传奇之一。最早经商的时候您是从“鸡毛换糖”做起的,“鸡毛换糖”是怎么回事?

  楼仲平:“鸡毛换糖”实际上是在义乌的土地极为贫瘠的情况下,需要用鸡毛拿来肥田,所以从明末清初开始,我们义乌的老祖先就开始用义乌的一种特产——红糖,把红糖剪成块之后,到附近县、省把鸡毛换回来。我属于义乌“鸡毛换糖”这个行业当中最后的一批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末代货郎”,而这个过程我是从1979年开始的。

  陈爱海:为了能吃饱,能活下去,这种艰辛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但是您就这么走过来了。后来你从“鸡毛换糖”到自己干企业了。这个跨度其实很大,而且您办的企业是做吸管的,听说做吸管的单品利润只有0.0008元,当初有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从事这个行业?

  楼仲平:在我做企业之前,也就是从挑货郎担到做企业的十四五年时间,我干了二十多个行业。其实这些行业我并没有做好,都是“一山望着一山高”,希望一步登天,希望马上成为万元户,但是实际上在当时的商业环境,由于我的年轻无知和在初期积累过程当中犯的各种错误,就没有可能成功。我做企业是个很偶然的机会,当然这个偶然也有它的必然,也就是后来我在外面闯荡十多年、干了二十个行业,什么钱也没挣到的情况下,很无奈地回到了义乌。

  义乌当时已经经历了第三代小商品市场的扩建,而我们的这个村就在市场边上,自然而然地受到商业思潮的影响,我耐不住寂寞参与了义乌小商品发展过程,所以我租了半个摊位,卖塑料制品,从人家那里拿料代销,然后偶尔一个机会把吸管拿过来。无意之间发现吸管这个产品卖得更好,当时卖到了整个市场的NO.1,几乎所有到义乌来拿吸管的都来我们这里进货,后来在义乌周边乃至广州、福建的一些工厂,也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给我。

  2001年,我们厂的工人已经达到两三百人了,企业规模已经做到了四千万到五千万元了。这一切看似顺利、非常高速发展的背后,跟我从挑货郎担“鸡毛换糖”到办厂这段时间的经历有关。我走的弯路都在那个时期,我的错误都在那个时期犯了,从而让我在做企业之后,不想再选择来选择去,让我坚定了信心。既然选择了吸管这个行业,就希望把它好好地做下去,我希望专注一点。那个时候我安慰自己说,创业就像投娘胎,虽然当时我认为这个吸管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产品,因为这个东西很难做成品牌,用的人根本就没有品牌诉求、没有质量诉求,从而商家极难推广,但是我自己坚信,万事都不是绝对的,然后一直坚持到今天。25年,外人可能看我们没出息,专注25年还在做一根吸管,但是我自己觉得,我们很精彩、很踏实。

  制造业真正要做好一定是百年企业

  陈爱海:您讲到创新把塑料吸管做成可降解的,乃至将来可食用的,也讲到质量,要去注重质量、注重创新,成本要大大提升,但是事实证明,注重这些东西对企业来说是有好处的。

  楼仲平:我觉得它是一种正循环。

  陈爱海:所以现在有些企业说,让做环保不愿意,因为会大大增加成本。

  楼仲平:成本跟产出效益有关,没有产出效益的成本一分钱的投入都是高成本。双童给外界比较独特的认知,就是你到了双童,极难想象我们用最昂贵、最高配的硬件做吸管。因为常人都认为普通的厂房也能做出一根吸管,但是你到了双童就会知道,双童整个工厂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所有员工用的东西,所有员工的卫生间、寝室,乃至餐厅,都是按照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的硬件标准。而且早在十五年前就这样做了,所以有许多人到了双童,就改变了对义乌企业的认知,也让国外的企业或者国外的媒体改变了对中国制造的认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从企业经营的维度或者从企业经营的广度来说,要拉大成本,不能看眼前,制造业真正要做好一定是百年企业,我相信做一根吸管跟做一个手机一样,高科技跟低科技没有任何两样,商业的本质是一致的。

  “鸡毛换糖”再出发

  陈爱海:因为改革开放好政策,您所在的义乌很多人发达了,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今天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义乌提出了“鸡毛换糖再出发,义乌精神再发扬”的口号,要进行“鸡毛换糖再出发”的主题思想大讨论活动,那么在您看来,四十年后,为什么还要再强调“鸡毛换糖”精神?

  楼仲平:我从1979年到现在将近40年的时间,我一直在“鸡毛换糖”,从商业角度来讲,我跟那个时候的挑货郎担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商业的原理亘古不变,它的精神永续流传,所以义乌为什么发达?义乌为什么比全国很多地方发展更快?为什么“义乌现象”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我觉得这都来源于这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鸡毛换糖”的精神,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在形式上改变,不断地转变,不断地迭代,不断地在思维认知下寻找一个新的维度发展空间。义乌是如此,中国是如此,我们企业乃至于我个人也是如此。义乌这四十年的发展,从原有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全球小商品流通中心、全球电商中心、全球物流中心,说白了都跟“鸡毛换糖”有关。

  商业中有分享机制,不能一个人独吞,要懂得让别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如何能获得更多?需要用你的智慧去理解,这种智慧来源于我们的祖先,来源于我们祖先“鸡毛换糖”的积累。义乌为什么会形成目前这个市场?外人称义乌为传奇,我认为一点都不传奇,因为我们的基因中流淌着对商业认知的血液,从而影响了义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义乌有相对优势,义乌人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没有围墙的城市,从而形成一种诚信、轻松的氛围,义乌鼓励所有的创业者,鼓励所有的客商到义乌经营,形成义乌的一个财富洼地,这一切都跟“鸡毛换糖”有关,所以我们市政府说“鸡毛换糖”再出发,不是说我们回过头还去当挑货郎担,实际上是要传承以往的精神,这种精神今天不能扔掉,以后也不能扔掉,我们要把“鸡毛换糖”的精神永世流传。

编辑: 杨璇铄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