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鞠建东:全球经贸格局变化与中国策略

2018-12-28 13:3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经济之声《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本期推出:经济之声李羚瑞对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鞠建东。

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驻学者,世界银行咨询顾问。

  羚瑞: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局势比较复杂,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关注当下的时候,不妨先回望一下历史。您可不可以从历史维度先给我们梳理一下,全球贸易体系这几十年来的一个变化?

  鞠建东:全球贸易体系大概从2012年之后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2012年之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把它称为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有几个特点:第一,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第二,全球化的速度也很快;第三,全球的治理体系比较稳定。

  2012年以后,全球化的阶段发生了变化。此前四十年当中,整个全球化的发展,我把它总结为“以美国为核心,但以中国为驱动”。就是说,你如果去看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就是两个大国。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外包到中国,然后中国巨量的低成本劳动力进入世界体系,再加上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这个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也就是所谓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所以到2012年前后的时候,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羚瑞:今年以来,世界的经贸关系非常地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您怎么看待美国现在对这些包括像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几乎所有重要的贸易伙伴,都不同程度地加征关税?

  鞠建东:美国社会对于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后果,有相当不同的看法。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社会主流的看法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美国带来的是好处,美国过去一直是自由贸易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有长期的孤立主义的历史渊源,这一部分人认为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伤害,影响了美国的生活,认为美国贸易吃了大亏。

  实际上这个事情说起来是没有逻辑的,为什么呢?贸易赤字是啥意思?贸易赤字等于你找人家借钱了,你为什么能够找人家借钱呢?人家为什么愿意把钱借给你呢?因为你的美元地位,美元是世界货币。他认为吃亏的理由是有贸易逆差,所以他的工作丢了,就是说你卖了东西他没卖,你生产了东西他没生产,他觉得这个影响他的发展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有一批人认为美国在全球化的分工里面吃亏了。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因为全球化的分工,最主要的是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各个地方寻找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必然带来美国资本在全球化的配置。所以他们有一批人一直在讲,希望美国再工业化,希望美国从全球化里面撤退,致使我们最近看到的一系列事情。

  这一系列的事情里,我觉得需要分两个层面讲。第一个层面就是美国全球化政策的调整,针对的是所有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欧洲各国、日本,谁对美国有贸易顺差,就对你耍各种各样的贸易手段。第二个层面是所谓制造业回流,他希望把更多的制造业带回美国,这本身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是有冲突的。

  羚瑞:您觉得未来这种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磨擦,会是一种常态吗?

  鞠建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是常态。

  羚瑞:现在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是走向竞合,是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机会在哪儿?

  鞠建东:对于中国而言,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价值链的格局里面,我们和美国的实力上面还有相当的距离。第二,中国的发展长期是值得看好的。长期为什么看好?全球经济里面,美国的贸易只占15%。除了这15%,从总量上来讲,全球还有85%。中国本身就有这么大的市场,加上周边亚洲国家地区,已经有20%的份额。市场的规模是决定性的力量,比如美国企业和欧洲企业相比,如果美国企业没有中国市场,而欧洲企业有中国市场,美国企业必然在竞争上落后于欧洲企业。所以对于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大型的跨国企业没有谁敢完全放弃。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我们的整个增长规模还是可以乐观的。

  羚瑞:今年世界经贸格局复杂,作为一个媒体人,在当今年各种磨擦和争端出现的时候,我听到很多人在呼唤学者,希望学者可以为我们拨开云雾、理清要点,指明方向。但是,在学术界,应用经济学热点更新速度非常快,前瞻学术研究好像并不吃香。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投入到这个领域中?

  鞠建东:我举个例子,美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学术文章更新非常快。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马上有一大批学术文章都在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以学术的发展很快。中国的学术发展尤其是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中国的现实脱节,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学术界的考核体系是英文文章的发表,英文文章的发表主要研究美国的问题,所以学术界整天研究如何去发美国的文章,于是把中国的问题就忘掉了。所以我索性回答你,中国大部分学者都干吗去了,他们都埋头发英文文章去了。

  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在特定时期,我们有许多办法。第一个就是鼓励已经没有压力的学者,比如像我这样的,少发几篇英文文章,把更大部分的时间抽出来关注中国的问题。第二个,学术研究本身还需要有更为宽松的环境。

编辑: 高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