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远见】“黑”科技出发 去“白山黑水”养猪

2019-06-21 13:11:00来源:央广网

  【本期话题】作为养殖大国,中国每年出栏生猪7亿头,占全球饲养量一半。粗放生产、养殖水平和管理方式落后,出栏率低、养猪成本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两倍。当白领程序员走进白山黑水,当起“猪倌”;当埋头苦干的传统养猪场,拥抱现代黑科技。两者的碰撞将擦出怎样的火花?AI智能大脑和IOT物联网下的猪宝宝是如何成长的?科技养殖除了带来技术,是如何“管理人性”的?

 

  中国每年出栏的生猪达7亿头,占全世界的1/2。和很多产业一样,养猪产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生产粗放、水平相对落后、成本过高等短板。

  PSY是一项衡量养猪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即每头母猪平均每年生产的健康小猪数量。中国的PSY值为18,而美国为24,丹麦为30。此外,中国平均养猪成本是美国的两倍。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动智慧农业自主创新等要求。产业中,除了传统大型农业集团转型升级,腾讯、阿里、京东、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通过 AI和物联网的方式,杀入养猪产业。

  白山黑水里的“AI猪倌”

  在吉林白山抚松县北山村,坐落着一座充满科技气息的现代农场——吉林精气神农业公司的黑猪养殖园。去年底,京东农牧与精气神达成合作。双方围绕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设备)和SaaS(企业操作系统),打造了一套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李嘉隆看望深山里的“AI猪倌”陶俐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这一天,京东农牧副总经理李嘉隆来看望团队的同事、软件工程师陶俐宇。小陶另一个身份是精气神养殖场北山项目经理。

  去年11月,陶俐宇带领团队,从北京的办公室搬到北山村猪场,除去春节探亲,一待就是七个月。由于山黑猪价值贵、价格高,出于防疫安全等因素,陶俐宇平日只能待在农场:一头长发变成了平整的寸头,一把闲暇时弹唱的吉他,在宿舍里落了灰。陶俐宇平日为人朴实,猪场里的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AI养猪官”。

  记者:原来你是编程的,这一下进了猪场,听说平时还不常出去?

  陶俐宇:猪场非常注重防疫,不太方便随便出入。智能养猪落地,必须有人在这,教会他们怎么用设备,也是检验我们的设计成果。

  记者:这里跟在北京坐办公室相比,有什么不同?

  陶俐宇:来的时间久了,对这边环境也熟悉了。在北京生活、工作每天都是挤地铁,在这每天见不到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焦虑。教他们一些东西,肯定也有成就感,养猪也没有那么累了。

  走近神农大脑——AI养猪场的智能“大管家”

  在北山村两片智能养殖园区的100多栋猪舍中,饲养着两万五千头山黑猪。这座智能猪场,由一套涵盖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和SaaS(企业级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构成。

  “神农大脑”是京东农牧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AI中枢,“神农大脑”保存着海量专业养猪知识,并能在各类情形中,通过吸收处理大数据,自主判断、自我学习。

  作为神农大脑的触角,猪舍遍布各类IOT硬件设备:通过采集数据,进行生物、环境监测、饲料投喂等工作,再通过SaaS操作系统,连接到终端设备和管理者,由此打通猪场里的每个设备、每个人和每头猪。

  从“智能巡检”到“猪脸识别”,黑科技显神通

  在一座约300平米的猪舍中,一台带有摄像头的机器正在沿着顶棚上的轨道,绕着猪舍循环移动,拍摄着猪舍里的一举一动。陶俐宇介绍,这就是猪舍的生活管家——智能养殖巡检机器人。

  陶俐宇:这里有一百多头猪,上面有条巡检车轨道,你看小车正在跑。

  记者:用摄像头巡检?

  陶俐宇:对,去观察猪等情况:是不是生病了,咳嗽了?还可以点数。

  记者:怎么数?

  陶俐宇:小车每跑一圈都会通过图像识别计数,猪都在动,这个舍里有100多头还行,有的舍里三百多头,靠人数是不行的。

  记者:还有什么功能?

  陶俐宇:还可以估重。通过猪的背膘,通过图形计算体积,结合不同猪种的算法,估算出猪的重量。

  陶俐宇通过手机操作自动投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每片猪栏中,有一排自动喂食栏杆,每个栏的宽度仅供一只猪进出,给猪摄像、让猪排队吃饭这是为什么呢?

  陶俐宇:这是智能投喂机器人,通过这个摄像头就可以辨别这头猪是哪一头猪。主要是防止饲养的猪大的大、小的小,卖时会有损失。

  记者:所以要根据身份一个一个吃。

  陶俐宇:对,否则小的会挨欺负,吃不到食,巡检车可以看到每头猪的重量,知道这个猪今天该喂多少料,根据猪的大小不同按照不同的配比下料。这样养出来的标准才更统一。

  在黑科技的帮助下,猪宝宝们也过上了幸福生活;智能设备保证了成长的温度、适度和食物的重组,连饲养员也可以通过物联网,足不出户喂猪。

  陶俐宇说:“以往两个饲养员要负责三栋舍,大概一千多头猪。每天喂料是个很麻烦的事,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自动投喂,一个人就可以看三四栋舍了。”

  污水分离、猪粪肥养地,变废为宝、兼顾环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养猪产业不能光算经济账,环保同样不能忽视。在一片猪舍旁,几米高铁罐和白色厂房格外显眼,灌溉系统不间断地浇灌着一旁的农田。陶俐宇介绍,猪场的废水废物将在这里“变废为宝”:“这一块是种植地,猪的排泄物孵化成粪肥还到田里面,种上紫苏叶。养地,等地养好后,再过一两年种上人参,达到更大的生产价值。”

  记者:旁边的厂房是什么?

  陶俐宇:那是污水分离车间,主要是猪喝剩的水、冲洗猪舍的水。经过污水分离,处理后去灌溉。

  精气神CEO孙延纯: 拥抱科技的“新农人”

  公司成立于1991年的精气神,是集山黑猪遗传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将原本濒临灭绝的土黑猪推向市场的民营企业。

  精气神现任CEO孙延纯属于子承父业,从小耳濡目染,对土黑猪养殖产业干劲十足。然而,土黑猪售价贵、养殖成本也比白猪高出很多。

  孙延纯说:“作为传统养殖者,我们看到中国和国外的养殖场有很大差距,要想把猪养好,需要把细节做好。过去我们做无用功的时候很多,现在有了智能化系统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首先,计算机采集的信息和遇到的问题,汇报给我们的大脑,大脑把这个问题筛选完之后,再提供给我们的SaaS平台和管理者,我们的管理者对工作进行精准安排。”

  精气神CEO孙延纯谈AI带来全新的养殖生产逻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谈起对“黑科技”的初体验,孙延纯感叹:人机结合,对企业管理从效率到效果的作用,不亚于行业中资讯的“老师傅”。这也为企业排除了很多隐性风险,提升效益和效率。

  “保证流程、合规性方面,大大提高了。比如某头猪生病了,过去人能观察到的猪群健康状态是极为末期了,这时候要么已造成很大污染面,要么再治疗的价值不高了。现在通过智能化的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很早就发现了问题,比如猪采食量减低了、体温升高了,这时候智能系统就给厂长、技术人员报警,在猪采食的过程中在颈部拍一个红色的点,管理技术人员只需找那个红点,就能对病猪很好地治疗、隔离,让整个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而过去,只能是遛断厂长的腿挨个看,因为很多饲养员不懂,看了也白看。”孙延纯说。

  AI养猪重塑生产逻辑,用科技管理“人性”

  养殖行业看起来门槛低,但能养好太难。智能机器作为人的机械手和辅助工具,省去人力重复性劳动;还让产业人才和管理者在大数据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和进化。孙延纯认为,相比节省成本,智能农牧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让传统农人看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逻辑。他说:“以前一个厂长,充其量也就能管500头左右种猪,现在通过智能化系统大概能管三千头猪,一年能出栏接近四、五万头猪。厂长通过智能化的管理设备和信息,能管理更多的猪群,培养一名技术和管理能力相结合的优秀厂长是很困难的事,尤其不能靠空降,因为每个企业的生产逻辑不一样。我们企业内部自己成长起来的管理技术人员,能够把他的经验、智慧放到更大的猪群中去,这种价值的提升非常大。我们这个厂子过去是一名厂长、两名副厂长,还要带七八个技术员。优化之后,只有一名正厂长,一名副厂长,再带三四名技术员就可以完成工作。相比人力成本下降,生产逻辑的优化、提高效率才能帮助我们做更多事情。”

  在孙延纯看来,高科技对企业的帮助不仅仅是带来技术,它同样管理着人性的缺点和弱点。“举个例子——清理猪粪。猪有一个生活习惯叫‘三角定位’(采食、排泄、休息的地点呈三角分布),粪点积累多了会影响空气质量。我们原来规定每天早7点、中午11点、下午3点和晚间休息前都需要清理。程序是写在那了,但是否做了并不知道。现在,图象识别系统发现猪粪过多,就会发信息给我们饲养人员,如果犯懒不清理,10分钟后信息就传到技术人员,再过一段时间上报到厂长。总而言之,它不断地督促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人治’到‘机治’,变成有监控、有监督、有追溯的一整套完整劳动质量的评定过程。”

  ABC时代,科技落地实体经济

  智能农牧是一门大的生意,从养猪、养牛、养禽、养鱼,科技将无处不在,科技人也将无处不在。

  以往,中国互联网商业备受诟病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模式创新”和“流量”的道路上,追求财富。

  如今,人们看到: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开始向更难的课题挑战,尝试在各个产业里落地、打磨自我;ABC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为经济贡献的不再是流量,而是技术;互联网不再是“务虚经济”,而是到现实中亲力亲为。

  同样大家看到,传统工业、农业领域的从业者们,开始打破陈规,不再闭门造车,发扬埋头苦干传统的同时,正视科技的力量,拥抱新技术和新模式。只有心怀对“新农业”和“高品质”的追求,做出好产品,才能让中国消费者对自家的食品安全有信心,舍得为高品质掏大钱,而不再是一味“崇洋媚外”。(作者王思远,央广财经频率评论员、商业文化节目《远见》制作人)

编辑: 赵亚芸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