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高端对话专栏《爱评论》“崇岭计划”新经济企业掌门人系列访谈本期播出:经济之声评论员王思远对话医渡云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

  宫如璟,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9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青年领袖。

  医渡云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受访者供图)

  王思远:据我观察,互联网企业涉足医疗通常会采取“从下至上”的做法,结合自己优势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信息分级诊疗,或是与医院合作做硬件或信息服务,这样发力点会比较集中。但医渡云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打法,你们是怎样帮助医疗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

  宫如璟:我们先要看一个大趋势——数字医疗产业的供需两端未来是怎样的。据预测,2035年我国可能会有近4亿的老龄人口,这是需求端;在供应端,现在研究一款新药平均要十几亿美金。供应端新药越来越贵,需求端人口结构使得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去了以色列、日本、美国、英国,看到英国百万基因人群计划,以及日本NEC所做的很多很好的数据智能平台后发现,有一个符合国情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把不可用的、散落在各种系统里的数据,处理成研究机构或者患者临床可用的数据,才能解决供应链的问题。

 

  王思远:在医疗市场供需两端倒挂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我感觉这是个“窄门”和“苦活儿”。

  宫如璟:真的太艰苦了。因为去研发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处理系统,需要大量的医生、数据工程师、架构师和算法工程师,我们前后总共投了数亿资金。

  王思远: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的问题是数据颗粒度大、不全面、不准确。人命关天又不是小事。各大医院医疗数据的存储、脱敏、清洗、加密传输、图谱生成等环节,以及医疗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和算法,是不是非常复杂?

  宫如璟:在我们人体可能发生的疾病中,已知的疾病还是非常少的,就像一滴水在大海里面。以前我们做新药研发的时候,有点像老司机开车,看一眼全凭经验。现在我们有大概3000多种不同的专科疾病模型,与曲线做路线模拟,包括时间、包括和哪些科室合作,临床之前,有更好的路线图。

  这种底层思维结构可以用作比如说城市级的疾病预测,也可以用作比如说像大规模的人群疾病管理,还可以把它用作新药的研发、人群队列管理,总之可以用在很多很多的场景里面。

  王思远:您所说的这种底层思维结构,可以举个例子吗?

  宫如璟:我们最近和合作伙伴在研发一种治疗罕见病的药,它的临床二期缩短了将近20个月,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

  一是新药研发的设计预演。依靠医疗知识图谱和医疗大脑,我们对疾病的理解、疾病的模型、疾病的演变有了多维度的预算,模拟了整个临床设计。

  二是精准执行。以前我们与合作医院,需要线下入组,现在把合作方案搬到线上,成本低、更高效。

  三是减少人工劳动。以前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比如手抄病历、表格录入excel等,现在取得授权后让机器去做,准确度更高。

  四是提升研究效率。一个医疗体系里面的研究者非常多,众多研究者需要化学反应,比如说可以做老药新用。过去是单一的、线性的,现在变成了平台式发展,变成了人与机器配合的生产模式。

  王思远:机器未来甚至不仅仅是吸收学习,可能还会有自主学习、主动给人类解决方案的可能?

  宫如璟:现在已经是这样子的了。

  王思远:医疗大脑可以让医疗人员变得更强大,像战士穿上盔甲的那种感觉?

  宫如璟:是的,比如一个医生很难记住过去15年的病历。我们有一个产品叫时间轴,就是基于疾病和医生的习惯,助力医生分析过去15年数据的变化,看起来很简单,但底层数据的逻辑是非常复杂的。

  王思远(右)对话宫如璟(摄影 郑佳卉)

  王思远:您1999年进入英国莫敦堂中学,连续几年拿了全英数学冠军,最后考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开始做投行,这一干就是好几年。后来您和医疗结缘了。数学和医学间,有共性吗?

  宫如璟:我们公司现在有很多清华北大的博士、博士后,我真不敢说自己数学有多好了。其实做医疗的原因很简单,我就想做件有意义的事情。医疗人工智能真的太难了,是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学物理的、学数学的、学医疗信息化的、学临床医学的。不过,如果你是个好奇的人,这件事你就会觉得很有趣。

  王思远:连接这么多高智商大脑,压力大不大?

  宫如璟:企业做大了,重要的是找对事。这个问题它足够大、足够复杂、有足够的挑战性,优秀的大脑来了以后的话,每天忙着去解决问题。事大了,人就小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架构问题、数据召回问题,解决某个场景问题。管理者需要给员工一个公平的环境,用结果说话,管理本身就会简单很多。

  王思远:我的感觉,商业和医学间似乎有种矛盾的东西。商业最重要的是决策效率效益,医学更重要的是向善。商业要求的是速度,医学重要的是准确和深度。

  宫如璟:您说得非常好。在我看来,不是所有的商业决策都适合我们公司,也不是所有的资本合作伙伴都适合我们公司。所以,我们的第一件事情,也就是我们的使命,还是去改变人类和疾病的关系。医学第一,商业第二。

  王思远:目前,你们刊发40多种疾病标准数据集,并且在《柳叶刀》《自然·医学》等世界知名科学刊物上发表过成果。未来既要低头看路,又得抬头看天,如何更好地与国际对接呢?

  宫如璟:我们2018年开始做国际化战略,主要是沿着“一带一路”输出方案。我们也在积极向其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我们的数据处理系统。这实际上是希望中国的成功经验,能带给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他们带去医疗人工智能的绿色医疗便利。

  王思远:走出去的同时,国外的案例、经验也可以反哺你们自身的系统。

  宫如璟:是的。我们有一个自己的研究者生态体系,其实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