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高端对话专栏《爱评论》“崇岭计划”新经济企业掌门人系列访谈本期播出:经济之声主持人梁婧对话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

  沈亚楠,曾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董事长,2015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理想汽车。


梁婧(右)对话沈亚楠(央广网发 郑佳卉 摄 )

  增程式电动车:为长途出行“开外挂”

  梁婧:理想汽车推出了第一款车型“理想ONE”,这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面向的是中国家庭用户。增程式和平时大家了解的电动车有什么区别?

  沈亚楠:增程式电动车算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一种,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能源车。它本身是一台纯电车,但是为了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还有一套使用汽油发电的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市区出行用电、长途出行用油的使用形式。

  梁婧:有点像打游戏用的外挂。

  沈亚楠:有点像。这种选择是从客户痛点出发的。在国家补贴退坡之后,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虽然国家持续花很大力气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但由于楼宇结构等问题,很多人即使有固定车位,能够装充电桩的人也是少数,公用充电桩很多时候也没有那么方便;而且电池的价格还很贵,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买一辆纯电车要比买同样级别和配置的燃油车多花5到10万元。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技术路径就是增程。

  梁婧:和你们同级竞争的厂商还是蛮多的,理想汽车有自己的“杀手锏”吗?

  沈亚楠:这个还真的有。我们在设计这款车的时候出发点并不仅仅是新能源车或者是增程式车,我们考虑的是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我们瞄准中国中高收入家庭用户,有了孩子、夫妻双方都在上班、父母帮着照看孩子,一般来讲可能家里只有一个车位。这样的用户群需要什么呢?实际上他们需要6座车、7座车,需要一个能带着全家出行的车。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大家不太会买MPV,因为MPV开起来感觉自己像司机。所以,市场呼唤价格能够被接受的SUV,既能满足全家出行,又有很好的性能,最好是新能源车,这样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其他城市,都有号牌和路权优势。瞄准这个市场之后,我们做了“理想ONE”,提供让客户觉得好用、省钱的方案,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新能源汽车实现智能化“仍需努力”

  梁婧:对于整个造车行业来讲,大家普遍面临的短板是什么?

  沈亚楠:目前,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里面的标杆企业了。如果和特斯拉相比,实际上大家普遍面临的短板主要还是在智能方面,包括车内智能,也包括自动驾驶的逐步布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数据收集,在AI方面的投入,研发自己的芯片,还有车内智能,这些都是遥遥领先的。其实从造车部分看,特斯拉造车的质量和工程水平,远远不如很多传统车企,它最强的还是在智能方面。

  梁婧:那么,智能化这块短板怎么补,制约它的是什么?资金、人才、制度还是说整个大的行业环境?

  沈亚楠:总体来讲,有一部分是人才压力,传统造车企业的人才,包括研发人才、制造人才都比较欠缺。当然,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和发展空间来讲,很容易吸引这些人,这方面没什么压力。比较难的是智能、自动驾驶方面,因为有很多巨头也在做,包括百度、华为等,因此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也没有什么“一招制敌”的方法,还是要用我们的平台优势吸引大家。

 

  三大变化带来无人驾驶的市场机会

  梁婧:您在英国留学,回国以后先后在中兴通讯、埃森哲和联想工作,其实您不是汽车领域的人,为什么会转向汽车领域?当时您对这个行业的判断是什么样的?

  沈亚楠:我之前的主要工作是供应链管理。因为汽车赛道非常长、非常宽,同时汽车电气化之后,我之前在电子、电信方面的经验也用得上。实际上汽车行业也需要供应链经验。又由于汽车市场未来不会有区域市场,都是全球竞争的,所以我之前的很多海外管理经验,也用得上。

  虽然今天自动驾驶还面临很多障碍,但是当无人驾驶来临之后,会有三个大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汽车利用率的变化。今天每辆车一天最多开两小时,它的使用率连10%都不到。等到未来自动驾驶时代,车的利用率会非常高,只要你有需求,它就可以一直跑。这样一来,我们还需要买那么多车吗?车还需要按个人的属性来设计吗?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有自己的车,但是逐渐会有一部分需求演化成共享的、自动驾驶的汽车。

  第二个变化是能源的变化。今天很多汽车在路上行驶,最大的费用还是能耗费用。但如果变成电动汽车,首先因为可再生能源多了,电的价格下降了,所以跑的成本下降了。你再仔细想想甚至会发现,开车上路不但可以不花钱,还可以赚钱——白天使用,晚上充电,把电网多余的能源接下来,白天车子不跑的时候还可以反充。所以说在能源方面,从过去使用汽油一定要花钱,到用电可能只花很少的钱、不花钱,甚至还能赚钱,这些都可能成为现实。

  第三个变化是最大的变化,过去都是人去找服务和商品,而当自动驾驶时代来临的时候,汽车可以是移动的服务和移动的商品。我们看到的路上跑的每一辆汽车,都可以是“7-11”,你需要什么,它就会到你面前。

  梁婧: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未来的很多想象,包括我们周围的环境,甚至世界能源格局等,都可能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沈亚楠: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