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天下财经

央广网

700多名政商领袖齐聚首北京 论道中国新常态

2015-03-22 10:51: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22日消息 (记者王思远 刘楠 公秀华)两会刚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昨天如期而至,这场论坛有多高大上?通过参会嘉宾名单就知道了:有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等;再看看这场次:一共43场次活动,包括25场经济峰会;再来说说人数: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多名境外代表和300多位中方代表,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70多位国际知名企业CEO参会。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依靠“改革”提质增效,成为与会官员和专家的共识。

  吴敬琏发问:提了20年,为何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

  “提了二十年的经济转型没有取得很大成效,我们怎么能够实现这个转变?”这是有着“吴市场”之称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抛出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所期望的重要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增长” 转型目前仍未实现。未来的关键就是“改革”。

  吴敬琏: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才有可能实现一种新常态。(只要)我们的增长质量提高了,即便说速度太高,中高速,甚至是中速这我想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经济学家把脉新常态:中国经济将迎触底,对经济潜力依然乐观。

  面对全球经济宏观、就业和政策等方面出现的明显分化,我们正在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各路经济学家又是如何把脉中国经济大势?

  过去一年,决策层以“新常态”概括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获得广泛共识:一方面,经济增长持续回落;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就业状况和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大体同步;中国经济结构正发生质的改变。

  去年10月后,经济数据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短期内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超过以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即将迎来“触底”,目标是要实现转型再平衡。

  “再平衡”包括三方面:一是高投资触底,以往中国经济依托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增速触底,其中房产投资可能实现“平稳软着陆”;二是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低效企业关闭重组相关企业逐步达到正常的盈利水平;三是新的增长动力填补前两者留下的空间,主要依靠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升级。他举例说

  刘世锦: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网上购物的火爆程度超过了预想,这仅仅是一个序幕,重头戏很可能出现在互联网对生产过程的改造,叠加起来以后将会大大提高中国“互联网+”这个创新的成功机会。

  谈到近期备受质疑的“通缩”问题,刘世锦表示:当前中国出现“价格低迷”,并非是成熟经济体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通缩”,而是由过去重工业高速增长所导致的严重产能过剩所引起的。

  刘世锦认为,打破这种“伪通缩”,首先要重建改善政策性金融体系,特别是在政府土地收入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加快不动产税的征收制度安排。此外,要打破刚性兑付:

  刘世锦:以局部风险释放守住全局性、系统性的底线,这是加快结构转型,特别是严重过剩行业退出和重组,较快实现转型再平衡的重要条件。

  刚刚闭幕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的目标是7%左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指出:经济增长考的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收入水平取决于生产力和技术产业水平提高。

  据此分析,他对对中国经济潜力感到乐观,甚至认为10年内中国经济增长有达到8%的潜力。

  林毅夫:中国2014年人均GDP是7500美元,不过是美国13%左右、14%左右,按购买力计算,也只有美国差不多25%。像日本、韩国等等,同样的收入差距水平时,经济发展速度可达8-9%,所以中国应该还有10年或更长的时间经济增长达到8%的潜力。

  新型城镇化,政府规划如何有权不任性?

  说到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是重头戏,中央多次强调城镇化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上,关于“城镇化”和“大都市圈”治理话题格外引人关注。昨天的多场分论坛中,明确冠以“城镇化”的就有两场,而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论坛上,城镇化同样也是焦点。来听经济之声记者刘楠的报道。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大都市圈的发展与治理”分会场上介绍,过去30年中国的城镇化造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城市群的人口快速聚集。这三个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为5%,人口占全国25%,GDP占全国40%,必须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盲目扩张。

  中国已经是大城市、特大城市最多的国家,在国际上大于100万人口就叫做大城市,但中国这样的城市有36个,在100万和500万之间有214个,大于1000万还有13个,所以中国的特大城市是特别地多。

  一方面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管理成本升高等大城市病的出现,要求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来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也必须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徐匡迪举例说,解决北京的问题,就必须依靠京津冀协同发展。

  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的城市群,而且要把这个区域建成为整体协同发展的改革的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还有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的示范区。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北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正从创新、市场、生态、民生,四个方面着力来打造京津冀共同体,促进京津冀的繁荣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障碍的流动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着打破京津冀行政区划的限制,市场的分割以及各种隐形的壁垒,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在“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分会场上国务院参事仇保兴表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城镇化其实都是单向城镇化,也就是农村人口单向地转移到城市,这种模式是没有弹性的。根据他们的调查,农民在城市里工作,到了55岁90%的人愿意回乡养老。城乡双向流动对于减轻老龄化的压力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这种弹性的城乡互补的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伴随的城镇化的过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我相信这种模式对减轻老龄化的压力,城乡的互补的发展以及保持国民经济的弹性是非常有用的。

  专家激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比例多少合适?

  养老问题,同样是论坛上的重点。养老金该怎么交?个人和企业缴纳比例怎么设定?来自企业、学界和政界的精英们展开激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宋晓梧和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甚至还打起了擂台。现场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如何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业内始终存在争论。最近一种“全名义账户”的制度设想引发关注,这一设想建议将企业缴纳的20%和职工缴纳的8%统一纳入一个账户,叫全名义账户,同时取消社会统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宋晓梧一上台,就将矛头对准了这一制度。在他看来,这一制度设计建议用人单位以职工工资的2.5倍为基数缴纳保险,将进一步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有失社会公平:中国经济创造发展奇迹的同时,积累了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在内一些二次分配项目不仅没有缩小一次分配差别,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差别。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应该提高公平性、共济性,以平抑一次分配的差距。

  “全名义账户”设计者之一,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现场当即接招回应了宋晓梧的质疑。“我今天讲的第一点跟宋会长严重冲突,宋会长批判的全账户,是我们拿出来的一个想法。宋会长是我的领导,但既然说到这了,论坛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擂台,我愿意进行学术讨论。”

  在郑秉文看来,目前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缴费和未来的权益联系特别松散,要加强多缴多得,一个办法是扩大个人账户。而国家关于再分配和社会公平任务,应该少放在养老保险上。“国家还有一个制度,是社会救助,我们应该拿出财政一部分钱,起兜底的作用。保险制度非常健康,非保险制度,即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实现再分配的作用,两个制度配合,目标都完成了。”

  宋晓梧并不认同。他认为,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笼统的把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对立起来,认为养老保障是国家财政应当负担的部分,养老保险是个人和企业负担的部分,完全扭曲了概念。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缪建民则建议,把投入到社保账户里的养老金分出一部分投入到商业保险中。“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较高,社会上议论较多,考虑到社保的性质,及缴费对代际工程影响,若能适当降低基本养老费率,鼓励企业和个人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抽出基础养老保险投入到企业年金计划或者个人养老计划,从而给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支柱留出空间,真正提高居民的养老替代率。”

  数读论坛,寻找答案

  第一个数字:85%

  中国的米袋子谁来负责?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给出答案:202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将达到85%,预测粮食需求量大概7.2亿吨,我们基本上能达到自给率85%的水平,这个水平和粮食安全定的目标大体吻合。

  第二个数字区间:26%到40%

  数字很有意思,来自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他说:我国已经有26%到40%的人,要么超重,要么肥胖。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2025年时会升到9%。超重和肥胖不仅是营养问题,发展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难怪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出台政策鼓励人们减肥。

  第三个数字:1/4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指出,中国女性企业家过去20多年迅速崛起,目前占企业家总数大约四分之一,不过有些不平衡,比如:超过60%女性领导的企业在东部,大的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长不足十分之一。

  第四个数字:3

  马云说,许多传统企业担心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活不到三年。他说,互联网缺失的那部分,是鼠标和水泥的结合,只有把数据科技和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未来才有无限可能性,恐怕这就是马云理解的“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方向。

  第五组数字:221、750、4400

  很有意思的是,来自瑞银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安思杰也是用数字来表达他对中国经济的理解,他说中国城市数量有221个,这么多的城市将打造庞大的基础设施。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平均750万人,这是明天财富的创造者;还有4400亿元是中国消费者在网上的购物花费,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而且这样的一个市场五年之内会达到1万亿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这样的三个数字,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广阔。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今明两天还将举行,更多精彩内容,经济之声将继续关注。

编辑:宫喜金

关键词: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吴敬琏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