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展望中国金融改革 专家:应从“全面开花”转向“拾遗补缺”

2019-01-01 10: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日消息(记者张茜)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直以来,金融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近日召开的“2018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主题聚焦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格局:世界变局中的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改革开放”。

  要清醒认识金融业的脆弱性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有几个重大政策变化,包括宽松货币政策、加强对银行监管等。

  朱民指出:“可以看到2008年之后,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跨境流动加大,资本的全球配置加大。这就意味着如果波动产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大加强。这是我们今天全球金融系统面临的又一个根本挑战。”

  要清醒认识金融业的脆弱性,就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了金融稳定,才能推进经济繁荣。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姜建清说,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远超全球银行同业。与庞大规模体量如影相伴的是巨大的风险管控和资本补充压力。

  在姜建清看来,迈入新时代后,要把握新趋势,完善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方法与工具,及时识别和化解各种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确保不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风险;要深化金融改革,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逐步改变高杠杆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改变重视信贷增量、忽视存量管理的资金管理方式,实现中国金融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金融改革应从全面开花转向拾遗补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主要面临两大类任务,一是管理金融风险;二是继续推进改革,为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服务。在管理金融风险方面,李扬说,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上升期,现在进入了下行清算期。

  新的一年如何继续推进改革?李扬表示,当前谈金融改革,已经不需要全面开花,应该拾遗补缺,主要从进一步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监管体系、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人民币国际化七个方面来阐述。

  李扬说:“人民币国际化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推进的步调、战略的协调等还需要进行调整。人民币国际化只是一个结果,不要人为去推动,更不宜将之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要积极有为,水到渠成,不要拔苗助长;要与国内改革相辅相成,不要单兵突进。我想,进行这样一些认识和政策上的调整,人民币国际化就能行稳而致远。”

编辑: 张潇祎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