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各方热议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2019-06-27 09:2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吕红桥 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天(27日)是世界“中小微企业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天(26日)共同主办第七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150多家机构展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普惠金融产品。在同期举行的论坛上,嘉宾从政府、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角度,集中讨论了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去年以来,我国加大对小微企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在这之前,我国还成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便于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从政府的角度看,减轻中小企业的账款压力,也是为他们缓解资金压力的一方面。王江平表示:“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积极推进清欠工作。按照各地区有关部门报送的清欠平台,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共梳理出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8517亿元,已经清偿金额3058亿元。”

  从银行的角度看,截止到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4.8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这说明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金融科技是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核心力量

  同时,各大银行目前都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画像,通过新的风控技术,实现分钟审批、秒钟放贷。在降低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客成本、提高贷款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水平,商业银行不良率等指标明显下降。

  不过,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提醒,银行在加速数字化的同时,如果技术和服务跟不上,反而会不利于自身业务发展。她建议“两条腿走路”,把线下网点变成拓展业务的据点,使线上和线下真正有机结合。陈颖介绍:“先通过金融科技、大数据场景的筛选,找到真正在服务民众生活包括社会经济的小微企业。然后再去走访这些小微企业,就可以实现云端和地面服务的联合,也可以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双层面的服务效率。”

  央行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相比成熟市场来说较短,这也使得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要高于大型企业,对于银行来说,在处置不良贷款时,银行仍然面临执行难、核销难、成本高等问题。陈颖也提到,商业银行要算责任账和社会账,不追求绝对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风险要可控,实现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不是慈善不是救济,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借助技术进步,让普惠金融业务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相应的成本,实现商业可持续,这样普惠金融才有生命力。”陈颖说。

  陈颖也呼吁,提升信用惩戒能力,发挥金融科技在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挖掘、分析方面的优势,推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大格局。

  P2P规范长远发展 需控制总杠杆率

  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曾被认为是最能发挥金融普惠性的模式之一,但在很多平台密集爆雷后,互联网金融开始回归理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仍然不可或缺,但平台要长远规范发展,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黄奇帆说:“好的、合理的、能长远发展的互联网融资平台,第一个原则是自有资本金。不去跟网上的网民筹措资本金圈钱,而是由自己的几个股东或者自己的母公司给予足够的资本金。”

  互联网金融用于放贷的资金大部分都来自加杠杆,黄奇帆认为,这些杠杆资金也要来自国家规范的融资平台才行,比如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得资金。同时,他认为,总的杠杆率也要严格控制在一定幅度内。“放贷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放贷资本金和放贷总量总有一个比例,一般不要超过10倍,最高不能超过12倍,就是有总的杠杆比例控制。”

编辑: 高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