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听共和国这样走来】西部放歌

2019-09-12 09: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1964年,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历程——“三线建设”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在西北、西南13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按照当时的地理划分,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是“二线”、后方为“三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原西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宋平介绍:“我们的工业分布大部分在沿海地区,一旦有战争的发生,前方是需要后方支援的,而后方的工业很薄弱。”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需要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工业布局需要一个大调整。原国家计委“三线”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说:“我们当时70%、80%的资源都是在西部地区,但是我们的机械加工能力密布在东部地区。如果不调整一些密集的工业布局,也是不合理的。”

  大批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跋山涉水,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四川省攀枝花市原市委书记秦万祥就是其中的一员。秦万祥说:“让我到大西南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第一天批准,第二天做准备,第三天背起行李,一路好诗一路歌就踏上了到大‘三线’、到攀枝花的征程上。”

  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三线”地区的“三线人”,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着青春、热血与汗水,甚至是生命。原攀钢集团董事长赵忠玉说:“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就是那样,大家的口号就是: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

  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完成上千个建设项目,六盘水、攀枝花等多个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三线建设”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忠诚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仍在一代代传承。

  今天,站在新发展起点,沿着展开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三线建设”所涉及的大部分地区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编辑:任睿

  播音:马晓勇

  制作:刘勤力

  审稿:黄睿 丁华艳

  终审:蔡万麟 杨春阳

编辑: 赵亚芸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