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0月22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旅游人次增加,尤其是“网红城市”客流的激增,公共交通如何与旅游融合更好地服务游客?近日,记者跟随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采访团来到重庆,探秘这座“网红城市”中的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串起旅游要素

  “我是接我的朋友,她来重庆旅游……”在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准备带朋友“打卡”重庆的市民李女士。在她们的行程中,既安排了解放碑、磁器口古镇等传统景点,也包括洪崖洞、李子坝站等新晋网红。而在出行方式上,她们的第一选择是乘坐轨道交通。“像我的父母、朋友经常来重庆游玩,我一般都是带他们坐轨道(交通),差不多我们到的地方附近都是有轨道站点的。”

李子坝站台的手绘地图展示着轨道交通串联起的旅游要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在重庆,轨道交通串联起市区内的众多旅游要素。在2号线的部分车站,墙上的手绘地图向游客展示着乘坐轨道交通可以抵达的景点和购物、娱乐场所。他们还提出了“乘坐轻轨2号线,轻松一日游重庆”的口号。

  重庆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二公司客服管理部邹燕茹介绍,每条轨道交通线路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文化,打造旅游观光线。“不止是修建轨道交通线路,还要把重庆深厚的历史底蕴融入到轨道交通中。我们每条线路都有它的主题和文化。比如说我们二号线是以巴渝文化为主的,我们这里有一个‘巴渝旧闻馆’。”

李子坝站外的“岩之魂”浮雕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便捷换乘、科学调度 支撑激增客流

  当然,对于游客来说,便捷性是第一考虑。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梅永康介绍,目前,重庆在运营的轨道线路8条,通车里程313公里,94%的轨道站点出站后就可以便捷地换乘公交;全市公交线路总长9800公里,近6成的公交线路实现了与轨道交通的接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采访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梅永康(央广网发 交通运输部新闻中心供图)

  在今年国庆假期,超过38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重庆。“游客从走出重庆北站,在这里就可以实现公交、轨道、出租车的‘零换乘’,面对激增的客流,我们也提早采取了应急预案。”梅永康说。

重庆轨道交通大竹林控制中心实现轨道交通调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重庆轨道集团大竹林控制中心主任钱晓超更是透露,今年国庆,重庆轨道在9月30日迎来客流高峰,客流量达到374万人,增幅在30%左右。“我们在之前就做出了预判,预判是375万人,几乎和实际客流量是一致的。”正是在这样的科学预判和提前组织保障基础上,公共交通平稳支撑起众多前来打卡的游客。

  “对于远郊区县旅游、自然风光旅游,通过旅游集散地、旅游集散中心来解决(出行问题)。利用我们两江的过江船只、观光船,坐在船上就能够观光重庆两江(长江、嘉陵江)四岸的美景。”梅永康补充说。

一些偏远山区开通穿梭巴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专家:交旅融合 “软件”也要跟上

  在全域旅游的发展中,公共交通起到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认为,除了硬件提升外,公共交通在“软件”上也要跟上。

  “公交枢纽、交通枢纽应该充分考虑旅游需求的特征,不仅在基础设施方面,把对外交通、公共交通、旅游交通的站点设施结合起来,同时在运输服务方面,比如对信息服务、时间匹配、定制化、应需化的线路设计方面提供支持,这样才能使公交与旅游的融合更加有效。”吴洪洋说,“比如说现在有的共享出行平台,可以实现预订车票和旅游景区门票,这就是交通和旅游融合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