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商业目前正面临一场大考。其中,有科技革命带来的考验,也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考验,还有在社会变革大潮中的职责使命考验。企业家们如何思考?有哪些谋划?在最近举行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多位知名企业家就此发表观点。系列报道《新时代商业大考》:拿什么参与未来竞争?

  未来的竞争是拼先进技术

  16年前,高德红外开发出红外自动搜索测温系统,成功助力狙击非典疫情,公司因此一举成名。直到今天,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高德红外仍然频频和“黑科技”联系在一起。红外技术的一大难点是把红外线转化成电信号,这要靠一种芯片实现。以前这种芯片只能进口,现在这个技术难关已经被高德红外攻破。公司董事长黄立说,未来的竞争就是拼内功,拼先进技术。“其实我们本身是做红外热成像仪整机的产品,并不是做芯片的。但是因为十多年前,西方对我们封锁得非常厉害,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必须要把企业从下游往上游去溯,只有真正把核心竞争力掌握了以后,企业就实现了真正的创新和转型。”

  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技术有多重要,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深有体会。啤酒瓶在灌装前要检查是否干净,灌装后还要检查灌装量是否标准、标签贴得是否规整。以前这个工作要靠很多人肉眼完成。生产线不停转动,一天下来,人已经两眼昏花,检查质量还不一定有保障。而青岛啤酒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后,这些工作只要一台机器就可以精确完成。不过黄克兴说,对企业来说,光有技术还不够,关键是能创新创造才行。黄克兴说:“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有创造性、创新性、核心的竞争力、核心的技术,我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否则我们就是一个加工的行业,就是一个代工的企业。所以制造强国必须要有我们自己核心的技术、核心的创造性。”

  资源整合能力同样重要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经营企业,越来越考验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有时候跳出来从产业链的角度看问题,更能找到新机遇。她以自己从事的服装行业为例说:“我们的优质产能一大把,但是很多工厂还没有订单。中国有这么多好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自己开工作室还活不下来。中国有这么多卖家,他们会卖、会营销,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做出一件好产品来。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确实是到了把原来的纵向小散变成横向联合的时机。”

  企业家要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一直对企业家的情怀和格局看得很重。她认为,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赚快钱,才能赢得尊重。她透露,公司开发的一些新产品正是出于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董明珠说:“空调是个耗电大户,大量用电就意味着我们要大量烧煤,烧煤本身就对环境有污染,同时煤资源终有一天耗尽。所以我跟我的技术人员讲,我们一定要发明一个不用电的空调。一个空调没有电是不行的,那怎么办?我们就用新能源,用自然能源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格力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研发出了光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