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明确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作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支“利箭”,历经40多天时间,备受关注的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已收官。有业内人士透露,各级财政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在第一时间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发挥实效。

  本次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中,充分考虑到国债收益率曲线建设的需要,5年期、7年期、10年期的发行规模分别为2000亿元、1000亿元、7000亿元,10年期发行规模占比达到七成,成为主力品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封北麟用“配合高效”来评价本次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高效的协调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财政部为了支持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在6、7月份已经暂停了地方债和一般国债的发行,这就为市场留出了发行空间;第二个方面是央行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了市场压力。”

  钱有了,接下来如何使用?按照此前安排,资金到位后将全部转给地方,省级不截留,“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县基层,主要用于两大块——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可以在分配的抗疫特别国债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这被认为是一项新的政策调整。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早前表示:“抗疫特别国债当中可以安排一部分的比例预留一些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急需资金的需求。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用在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方面。”

  为了让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以最快速度发挥实效,封北麟透露,不少省份已提前做好了相关项目的储备。“很多省份为了让资金以最快速度落地,基本上都提前储备好了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的资助项目,只等资金到位,就立即启动或续建项目,以最快速度及时保证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有效助力‘六保’‘六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