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日,银保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浙江银保监局、安徽银保监局、山东银保监局、广西银保监局的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

 

小微企业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业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和融资成本贵一直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浙江作为小微企业大省,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下了大功夫。据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介绍,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浙江大力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体系化推进“首贷户”培育,全面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有力推动首贷户拓展。同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信息,加强信用贷能力建设,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

包祖明指出:“针对小微金融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期限错配及因此衍生的企业融资贵问题,我们着力推动银行完善续贷沟通机制、线上续贷机制、续贷企业全面风险评估机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准入管理机制等四项机制,持续推进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增量扩面。2月末辖内无还本续贷的余额4146亿,占到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9.9%。”

安徽省,尤其是合肥市,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一个是“网红之省”,一个是“网红之城”。科技创新既是安徽的优势,也是形成新发展动能的关键。因此,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是安徽省金融机构的主攻方向。不仅如此,安徽银保监局局长周家龙还说,助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是银行业保险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前瞻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先手棋。

周家龙介绍:“我们围绕资金的投入环节,加强了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全平台的联动,也督促引导全国性银行保险机构发挥总部‘全牌照’的优势,推动成员单位资金入皖,发挥贷款、债券、投行、理财等各方面全牌照、一揽子金融服务的优势。另外,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设立专门的‘三专’和‘六单’机制,设立专门的科创支行,建立专门的考核评审机制。”

山东由于历史原因,存量金融风险前几年高位运行,化解任务非常重。化解风险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攻坚的“拦路虎”。山东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介绍说,经过三年的努力,山东省金融风险的“堰塞湖”得到了极大的排解,2020年末,山东的不良率已降至2.03%,全年全省处置不良贷款超2500亿。

“根据风险化解的实践经验,科学提出了‘该不该救、能不能救、如何去救’的‘风险三问’施救原则,积极探索‘输血—换血—造血’施救路径。推动8部门出台加快推进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16条政策措施,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风险、处置大额不良,成功斩断了多个担保圈风险传染,累计处置不良已经近7000亿,超过2008—2017年十年处置总额。”王俊寿介绍说。

2020年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大幅度萎缩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逆势增长,东盟历史性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广西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如何利用好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心位置的区位特点,推动经济发展?对此,广西银保监局局长任庆华表示,要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抓手,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在产品和服务上创新,致力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任庆华表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开展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实效的突破性案例。比如在银行领域,引导银行业抢抓RCEP推进实施的重大机遇。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平台,落地跨境贷、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等多项创新业务,在全国领先实施了跨境人民币行业融资。在保险领域,推出全国首单跨境机动车辆综合商业保险、跨境劳务人员人身意外险,为来往东盟各国人员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