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财税体制改革关键点 > 正文

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将成改革重点

2013-11-05 12:39  来源:济南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近日,高层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了目前正在讨论制定的财政领域“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路。在其看来,“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而财税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财税体制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匹配。”

  “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命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但未来改革思路需要综合考虑客观经济环境、改革总体取向和改革措施间的搭配与协调,“尤其对省以下的财政体制,不能强求一律,应该允许多样化,要避免为改革而改革。”

  从“财权”到“财力”的转变

  刘尚希认为,1994年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整体框架有其进步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关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根据这一原则,每一级政府都势必根据财权谋求发展,这就带来了一些地方发展条件并不好,一味发展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并不能获得财力。对一些地方来说,‘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就像是‘画饼’吃不上。”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正确处理好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体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从强调“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转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上来。对这一转变,在刘尚希看来,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过程就是从中央到地方支出责任细化,明晰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在他看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实际上就是将财力在政府间的分配与一项事权执行成本的分摊结合起来,“哪一级政府执行责任大,执行成本高,就给哪一级的财力多。在明确事权执行责任和执行成本的基础上,明晰相应的支出责任。”

  刘尚希告诉记者,“中央与地方及其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如何界定,是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体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绕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若是在每一级政府都实现了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也就到位了。”

  转移支付亟须法律规范

  对“十二五”期间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是维护各级政府实施公共服务、配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这其中,加快发展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重要议题之一。

  尽管转移支付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但现实的情况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已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但中央本级的财政支出不到20%。事实上,2010年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已经达到了3万多亿元,“大量的资金通过体制收上来,再转移到地方去”,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预决算审查室主任夏光指出,“这么多的资金,在各级政府间转移,它是很不安全、很不经济,也很不效率的。”而且,长期以来,我国转移支付中存在着专项转移支付占整个转移支付比重过大,甚至超过50%的现象,大规模的钱通过立项、审批的模式进行转移支付,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

  在夏光看来,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迫切需要法律的规定。“在西方发达国家,不管是宪法还是其他的法律中,对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一般性转移支付,什么条件下进行专项转移支付是有很明确的规范的”。此外,在他看来,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管理和使用,应该逐步走向公开和透明。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财政体制较好地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但同时不可回避的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相对缓慢,过渡色彩浓重,缺乏统一、规范的总体设计,造成了基层财政运行日益困窘。

  对于省以下分税制难入轨道而使县乡财政困难加剧的状况,目前主管部门官员和学者的共识是,现行财政与政府“五层级”(中央-省-市-县-乡)的大框架有直接关系,改革方向即通过省以下财政层级的减少即扁平化,促进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对此细化后认为:首先,应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其次,创新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重点做实县级财政;着力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减少财政级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雨林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