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要闻 > 正文

从“383报告”看金融体系改革思路

2013-10-30 10:55  来源:证券时报我要评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全社会公开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于金融体系改革的设想,有几大看点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战略背景。课题组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再平衡的状态,这是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背景。报告起草者之一的刘鹤在《比较》杂志发表的《对中国未来的三大政策思考》一文中就提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指“全球进入了总需求不足和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我国处于战略机遇从“海外市场扩张和国际资本流入”演变为“国内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动作用”和“发达国家呈现出的技术并购机会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金融体系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最终制造了巨大的金融危机对于决策层的震撼。资本市场要反映金融体系改革战略背景的变化,就不能因循守旧地以过往的经验来看待未来。游戏规则、金融管制等的外部约束条件都在发生变化,其内部结构必然因为外界的压力重新找到平衡。

  第二,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报告指出的路线图为“以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为重点”。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包括降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和股权多元化、发展新型民营金融机构、鼓励设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等等。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其目的是通过多层次的间接融资体系为不同的社会融资需求提供服务、降低和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破除国有金融机构对于资金的垄断。利率市场化的路线则是推动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市场化、放开贷款利率、扩大负债端的金融产品规模。汇率市场化的路线是扩大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和投资计价,在局部市场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是要形成具备充分反映供需的资金和货币市场,目的是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资本市场要反映金融改革的路线,就要充分理解一个半开放的金融体系走向完全开放、自由竞争中所产生的风险和机遇。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由于自由度和竞争的加剧变化,可能会经过一段不稳定期,是否有足够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否可以有效地维持平衡,是资本市场参与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三,金融改革的目标。根据该报告,金融领域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这也是我们对于改革红利的预期。高效的金融体系将有效帮助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同时,金融体系的改革红利是一个增量,这个增量如何利用,如何分配,是否会形成长期牛市,都需要看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交银国际在2013年策略报告《改革的悖论》中就提到,“改革虽对经济长远利好,却会给股市带来短期压力”,“中国启动重大改革之时,如于1988年结束商品价格双轨制、于1994年统一外汇定价机制、于1998年重组央企、于2001年加入世贸等等,中国股市的表现均疲弱,不过就能为之后的牛市奠定基础”。因此,短期内我们不能对改革红利过高期待,反应在投资上,还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特约观察员)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雨林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