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最新报道 > 正文

王振峰:让金融改革为做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图)

2013-10-29 14:15  来源:中国经济网我要评论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网友王振峰认为,如果说金融改革要寻求什么方向和路径的话,即“开放”和“市场”。有开放才有透明,有开放才能激活,有开放才能进步。而“市场”是建构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十八大也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据央行消息,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指导信贷市场产品定价,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25日正式运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贷款基础利率的指定发布人,工、农、中、建等9家银行成为首批报价行。(10月25日中国经济网)

  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的正式运行,不仅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意味着向贷款利率市场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当前国内外观察中国经济新走向的焦点并备受瞩目。其中,金融改革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以及日益扩大并不断加深的对外交流交往,决定了金融市场的每一个开放步伐、每一项改革进程乃至改革的突破口与方向,都值得外界密切观察与重点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和发布机制的问世,加上此前上海自贸区的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与货币互换等,表明中国在金融改革及制度创新方面明显进程加快,可谓“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步伐趋紧。也可以这么说,与过去十多年相比,今年以来金融改革项目推出得更多。

  实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必须紧扣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重心,而要推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肯定离不开全方位、系统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与服务。换句话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可能把金融体制改革列入重头戏,因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单就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运行问题来说,有观点认为“制度上路后,挑战才正要开始”。

  与解除贷款利率下限一样,央行对金融市场管控再次“松手”,也就意味着,今后决定利率走向的并非央行“一家之言”。问题是,今后贷款利率能不能真正地由市场“说了算”呢?一些金融机构会不会联手结成“价格同盟”来拉抬利率?管理者如何应对挑战来维持市场透明度呢?

  LPR的推出,也被视为把贷款利率的“定价权”交给了市场,那么,负有监管责任的央行今后如何“调和市场”,建立合理的货币传导机制等关联关系?要做好这些工作,既有赖于管理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更需要相关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体制机制不突破、不创新、不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是要走弯路的。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宏观经济领域来说,金融和财税这两方面无疑是经济改革的重点。深化金融改革,健全体系建设,又是做强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关键一环。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相关金融改革必然也会提升金融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加速度”。

  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体制机制完善有待推进,导致经济领域许多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进而影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是最强的驱动力。习近平主席本月23日会见外宾时强调,“大家都很关注中国改革进程,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不少海外媒体指出,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高调宣示改革。

  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大力推进,可求得经济改革“满盘皆活”的重要成效,应“浓墨重彩”地把它绘入未来5年的改革路线图。

  推进多层次融资发展、破解信贷投向结构突出问题、改善中小企及民企的金融服务环境并真正破除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缓释影子银行风险、推进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要解决这一系列金融领域的问题,特别是亟需破解的当前金融资源配置不当和低效率这个焦点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改革!

  如果说金融改革要寻求什么方向和路径的话,笔者认为有两大关键词,即“开放”和“市场”。有开放才有透明,有开放才能激活,有开放才能进步。而“市场”是建构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十八大也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没有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改革就无法突破那些瓶颈和障碍,当然也很难取得成功。金融改革应该高举“开放”和“市场”这两面改革大旗,为做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让行政体制改革助推经济转型

  用改革的思路探求楼市调控长效机制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雨林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