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莲花控股(600186.SH)在公告中披露,控股孙公司浙江莲花紫星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器销售合同》,出售4台智算服务器,合同金额为人民币420万元。交易对方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25万元人民币,主要股东为韩运恒和深圳市人智未来科技合伙企业。交易标的智算服务器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5年6月25日为357.58万元,合同价款分为预付款和剩余价款分期支付。
市场分析认为,单从金额和数量来看,莲花控股的这笔交易在动辄数十亿规模的算力市场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对莲花控股而言,却是其在算力领域艰难探索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自2023年跨界布局算力业务以来,莲花控股在签约数据上一度表现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算力服务业务收入达5570.71万元;第四季度,累计签订的算力服务合同金额飙升至7.44亿元;2025年首月,再签5.72亿元大单;1-2月间,更是密集签署11项算力服务器租赁合同,总金额近7亿元。然而,华丽数据的背后,却是残酷的现实困境。
在供应链端,莲花控股遭遇严重“卡脖子”问题。与AVI公司签订的1.632亿元GPU服务器采购合同,自2024年9月支付1632万元预付款后,至今未收到一台设备。
2024年11月30日与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的330台GPU系列服务器采购合同,仅交付12台,剩余318台便宣告终止。
对比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建立“多供应商+本地化生产”的供应链体系,将设备交付周期控制在30-45天,而莲花控股受外围因素影响,设备交付周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凸显其在供应链管理和风险把控能力有待提升。
对比莲花控股公告中“过去12个月同类资产出售累计1.74亿元”的数据,此次420万元的订单,更像是一次“谨慎试水”,显示公司试图通过小规模交易积累市场经验,优化资产运营。但在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算力市场,若无法解决供应链和客户信用等核心问题,未来发展发展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