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首次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制定了解决堵点问题、激发投资活力的清晰路线图,向市场传递了壮大耐心资本的积极信号。

自2024年以来,“耐心资本”一词持续成为市场焦点。2024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这是“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为何“耐心资本”一词频频被提及?究其原因,壮大耐心资本,是在当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的成长环境,需要更大规模、更长周期的投资,从而推动科创企业专注研发生产,穿越“死亡之谷”,实现快速成长。壮大耐心资本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构成了耐心资本的重要一环。政府投资基金是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及创新创业的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此次《指导意见》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政府投资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导意见》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从顶层制度层面为基金及管理机构“松绑”,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更好发挥作用,提高投资效率,解决基金管理人不敢投、不敢退、怕担责等问题。

2024年以来,多地已陆续出台制度,探索推动国资创投容错机制,敢做、能做“耐心资本”。在政策暖风下,更多的创新种子有望进一步生根发芽。下一步,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指导意见》配套细则,构建政府投资基金“1+N”制度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打好政策“组合拳”,让越来越多的“耐心资本”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央广网评论员 宓迪)

编辑:冯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