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总台记者吕红桥 韩志峰)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聚焦“乡村运营师”实践样本,推出系列述评,今天的话题是:乡村运营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中改进提升。

 

杭州临安区开创乡村运营模式以来,全国不少地方正在考察、学习和借鉴这个模式。需要指出的是,乡村运营是新事物,并没有成熟的模板和完美的方案,而且在临安的探索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

乡村运营师想方设法打造当地的农产品品牌

首先,乡村运营师存在盈利难的问题。目前,在临安区已经签约的26个乡村运营师团队中,能够实现盈利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村产业需要慢慢培育,从投资到收益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另一方面,乡村运营是多点投资,整村运营,盈利难度比运营单个项目大得多。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说:“要实现一些经济价值,运营团队,难度还是很大的。比如在一个酒店,在一个民宿运营,更容易实现经济回报,要在乡村这么开放式的区域实现盈利,难点、阻碍、困难都很大。”

其次,在乡村运营模式中,运营商与村集体的矛盾也不可忽视。乡村运营师进驻乡村后,虽然可以自行规划全村产业发展路径,但股权分配、用地、动用集体资产等,都要和村集体协商一致才行。多名乡村运营师坦承,在这个过程中曾与村里发生过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如果长期不能解决,运营师和村集体有了隔阂,可能会遭遇不信任、不配合等问题。陈伟宏说:“肯定要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村庄太复杂了,即使是一个村委会班子里面,他们也会有矛盾和问题,关键是怎么来看待它(矛盾和问题)。”

杭州临安区乡村运营模式的首创者、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

乡村运营模式还面临人才短缺难题。在临安区,目前已经有10个运营师团队退出。有的运营师一看困难重重,短期盈利无望,两三个月就主动退出了。有的运营师则是因为没有通过年度考核,被动退出。可以说,运营师既要有运营乡村的能力,又要有扎根乡村的情怀。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人并不多,政府部门在签约时没有筛选的余地。

陈伟宏说:“在现实当中,我们还缺乏这样的供给市场。就是乡村运营商团队和运营师人才这么一个供给市场目前还没形成。”

此外,在乡村运营模式中,财政资金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理顺。临安区乡村运营目前主推“运营前置、建设后行”的思路,运营商先布局,地方政府再根据布局建设基础设施。与传统模式相比,政府的投入更精准,实用性更强。不过,目前这种投入仍然只限于基建。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富裕调研组专家童健认为,财政资金的使用可以在做好监管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特别要在运营师最需要的领域提供支持。

童健说:“是否可以偏向不投硬的东西,往软的经营层面投?比如说构建一些新媒体的渠道、在营销端的投资。对于运营商来说,他更需要政府支持这样的投资。”

对于这些矛盾、困难、问题,乡村运营模式还得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寻找路径,在试错中改进提升。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将注入农村,城乡联系将更加紧密。乡村运营未来的收益空间和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扫描下方央视财经客户端、央广网、云听二维码,了解各地的发展亮点、生动的共富故事。

编辑:王胜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