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第135届广交会5月5日闭幕。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增长24.5%。线下出口成交247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7%。线上平台成交渐趋活跃,出口成交30.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3.1%。

数据反映出哪些新特点、新趋势?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

东艳表示,今年广交会线上成交量增速明显高于线下成交量增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明显。企业可以通过连线、VR等手段突破时间和地理限制,增强与全球买家的互动深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能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交易效率和便利度。

本届广交会着力打造集贸易对接、资讯交流、设计创新、贸易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平台,东艳表示,这有助于扩大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中的影响力。借助平台力量的同时,企业通过数字化运营能更准确和迅速地洞察市场、响应需求,从而建立更持久的客户关系,也能够延伸和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东艳认为,未来,相关企业应更深入地开发、利用新技术,要加强数据创新、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服务也需要切实深化和加强。

本届广交会线下展闭幕后,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行,同时将在线上组织系列精准贸易对接活动。东艳表示,应持续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通过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更便捷的线上服务,以此提升贸易对接精准度和对接效率。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它们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可能还要借助公共平台的力量。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采购商行为偏好,进而将产品信息与用户企业精准匹配。

编辑:苏晓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