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企业背后的新闻 2014-5-21 第3期
万洲国际IPO首发搁浅 债务压身将择机再发

导语万洲国际总结发行失败的原因为“市况太差”,投资者的疑虑仅止于此,还是另有他因?

  8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企私有化,一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海外收购,主角万洲国际(前身双汇国际),这个全球猪肉行业的领导者,国内明星企业双汇发展的母公司,再次因雷声大雨点小的在港IPO走进大众视野。

IPO之路曲折 分析称其操之过急

  4月29日,万洲国际公告宣布将中止上市,不再进行全球发售,这距离其路演尚未满月,距其更名不足百天,而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也才过了7个多月。比照2010年光明收购新莱特乳业,从并购整合到新莱特成功在新西兰上市耗时32个月。因此有媒体称万洲国际“太过心急”。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对央广网财经表示,万洲国际的IPO确实有点操之过急。IPO过程当中,万洲国际招股书公布的业绩显示,因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而亏损,这是不利于吸引投资者的,但,在万洲国际IPO中止发行后,5月中旬史密斯菲尔德发布第一季度业绩公告,该季度净利润增长479%,达到历史最高的1.053亿美元。如果万洲国际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之后,留有一个凸显业绩良好的机会,这对万洲国际上市更加有利一些。

  事实表明,万州国际确实没有吞下IPO这块“热豆腐”,上市之路堪称曲折。

  4月15日万洲国际发布全球发售上市文件,拟全球发售股份36.55亿股,发行价区间为8 - 11.25港元,集资规模约292亿至411亿港元,拟定4月30日在港挂牌。

  29家承销商“护航”,或成全球食品及饮料行业第二大IPO等光环并没能得到市场认可,原计划于4月22日前后公布定价的万洲国际却突然宣布全球发售条件尚未达成,公司拟修改全球发售的条款,将缩减发售规模。随后公布的“瘦身”版招股章程显示,将全球发售的规模缩减三分之二;发行价区间不变。至此,IPO全球发售数量降至12.9955亿股,发行价不变(发行价区间8 - 11.25港元),集资103.964亿至146.2亿港元,同时将挂牌上市日期由4月30日延长到5月8日。

  然而,万洲国际IPO并没有因为公司缩减发行规模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4月29日在其发布的《全球发售不予进行》声明称,由于市况转差且近期市况大幅波动,公司决定现时不进行全球发售,并将不计利息悉数退还认购股款。至此,万洲国际IPO搁浅。

收购致巨债压身 IPO 募资多数用于还债

  2013年因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双汇国际(即万洲国际)在中企海外并购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收购,包括支付史密斯菲尔德原股东47亿美元股权转让金,及承担其24亿美元债务,万洲国际需要支付7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中国、美国及国际业务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对万洲国际盈利能力产生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万洲国际招股章程显示,2012年底,贷款为1.94亿美元,而2013年,贷款上升至74.32亿美元,占总资产的52.5%,负债权益比达到236.8%,远远高于一年前的7.6%。贷款激增主要是因为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包括40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以及9亿美元的债券和整合史密斯菲尔德的债务所导致。在74.32亿美元的债务中年内到期的7.6亿美元,第二年到期的为3.06亿美元,第三年至第五年到期的为49.5亿美元,超过五年的为14.16亿美元。

  而由于并购过程中产生大量费用,2013年万洲国际出现了6700万美元的净利亏损, 2011年和201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88亿美元和4.68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IPO所得款项经扣除全球发售应付的承销费及开支后,最多约40亿美元用于偿还银团定期贷款,剩余款项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而其集资规模约292亿至411亿港元(约38亿至53亿美元)。由此不难看出,急于IPO的背后,也隐含着对于偿还债务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见,IPO募集的资金对于偿还债务来说,意义重大。

  对此,万洲国际相关负责人接受央广网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借款是长期负债,短期还款没有压力”,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上市确实是可以降低万洲国际的负债率和财务成本的。上市最主要目的还是全球扩张,打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会有很多资源和人才是可以被快速引进的。

众机构现身套现名单 负责人称无须担心

  本次万洲国际的IPO,众多机构都出现在套现名单中,而“潜伏”双汇多年的鼎晖,对于套现表现的最为急切。

  在万洲国际最新公布的股东架构中,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双汇管理层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雄域、运昌等公司合共持有万洲国际已发行股本的42.605%,其中雄域公司以27.205%的股比占据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而国际投资机构,“鼎晖系”持有38.057%,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持有3.155%,新天域持有2.394%,高盛持股为3.864%。

  最初的招股材料显示,万洲国际原先计划发售的股份中80%为新股,其余20% 为目前股东所持有的旧股,即拟发行29.2398亿股新股以及7.31亿股旧股。售股股东包括高盛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和新天域。其中,高盛出售的股份约为4920.80万股;淡马锡出售的股份约为4019.19万股;新天域将出售的股份数约为3049万股;最大手笔的套现来自于“鼎晖系”,根据招股资料,其将出售的股份超4.5亿股,以招股价中间价9.63港元计算,鼎晖套现超43亿港元。

  除此之外,售股股东可依据发售量调整权额外出售多达7.31亿股待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下初步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20%;可依据超额配股权额外售出最多达5.48亿股待售股份(全部为鼎晖系所持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下初步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15%,若悉数行使,可能提呈发售的最高额外股份数目共计为12.79亿股,相当于总发售量的35%,以招股价中间价计算,售股股东可额外套现123.17亿港元。

  有媒体曾报道,2006年高盛、鼎晖收购双汇时曾有 “不转让给同行”承诺,投行退出路径受限,要想获得更高额回报并全身而退,只能以境外IPO方式进行。

  面对这一问题,接受采访的负责人表示:“股东卖出的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一些股东从06年就进来了,上市之后还会持有大量的剩余股权,并且还有6个月的锁定期限制,所以不要担心股东套现的问题。”

巨额奖励高管 负责人坚称停止IPO因市况差

  关注机构套现的同时,投资者们也并没忽略万洲国际对高管慷慨的巨额奖励。

  万洲国际在其IPO招股章程中披露,去年完成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万隆获得了5.731亿股普通股的股票奖励,负责该集团投资、并购与融资事务的执行董事(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杨挚君获得了2.456亿股。两名高管获得的这总计8.187亿股股票相当于万洲国际全球发行扩大后股本的5.6%,当时估值约超过46亿港元,若以招股价的中间价9.63港元计,则高达78.87亿港元。

  万洲国际方面对此的解释为,主要是为了表彰在公司发展过程当中有巨大贡献的管理层,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化,并不涉及到任何现金流出,也不会影响业绩,是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是符合企业管治的。大额股权激励,在A股市场比较少见,但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比较常见。

  4月25日,万洲国际“瘦身”版招股章程调降发行股数、推迟上市时间,调整后的发行将不会包括任何旧股,同时,删除发售量调整权,15%超额配股权亦会由旧股改为新股,“鼎晖系”从超额配售权撤回所有待售股份。但,即便如此,投资者仍不买账,万洲国际最终不得不放弃IPO,给出的原因为“近期市场状况较差,出现大幅波动”。

  一句“市况较差”没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外界关于停止IPO发售的原因揣测很多。万洲国际上述负责人在接受央广网财经采访时一再强调,退市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市场市况太差,投资人比较犹豫,购买意愿低。她表示,公司还会选择合适的窗口再发行。

回顾:国企私有化引国际“巨鳄”抢食 管理者MBO终成拥有者

  双汇的历史远可追溯到1958年的漯河市冷冻厂,后更名为河南省漯河肉类联合加工厂,1984年万隆当选厂长。

  从1994年,双汇集团以2.3亿元注册成立,仅拥有河南省漯河肉类联合加工厂和漯河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地方国企,到1998年双汇发展成立以及深交所上市,再到2006年被罗特克斯收购前夜,双汇在发展过程当中便已经引进了很多外资,现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的杨挚君曾公开表示“到2006年转让给外资前,国资只占到整个双汇企业净资产的15%左右”,随着政府资金的退出,高盛和鼎晖等机构与双汇管理层共同演绎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化运作。

  2006年一家名为罗特克斯的公司以20.1亿元从河南漯河市政府手中收购双汇集团100%股权,高盛和鼎晖分别持股罗特克斯51%、49%。国资落入外资之手的同时,双汇国际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其背后出现了鼎晖、高盛、淡马锡、新天域等机构的身影。

  2007年,包括万隆在内的300余名双汇员工,在英属处女群岛成立兴泰集团,双汇管理层的万隆、杨挚君、郭丽君、张太喜分別拥有14.47%、0.87%、1.24%及0.02%的实益权益,同年,这家新成立的兴泰便与双汇国际产生了交集。

  双汇国际以31.82%股份为代价,注入兴泰旗下资产,由此兴泰成功入驻双汇国际。

  • 记者:宫喜金

记者往期作品

精彩推荐

第31期

5亿元存货“不翼而飞”麻烦缠身的上海物贸将走向何方?

第30期

茂化实华“争斗”升级:“泰跃系”质疑6000多万资金审计结果

第29期

莱宝高科重组终告失败 投资者450个疑问待解

第28期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太疯狂” 巨额认购资金从哪儿来?

第27期

特力A的成妖之路:业绩低迷难挡股价涨7倍

第26期

企业债券违约现骨牌效应 雨润、中钢或难按期偿付

第25期

还原中信证券高层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始末

第24期

山水文化违规减持者武恒君:已经不炒ST股了!

第23期

泛亚危机乌龙:公告称正在重组

第22期

天狮首度回应:直销行业迎发展风口

扫一扫
关注微信

联系邮箱:cnrfinance@cnr.cn
央广网财经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nrcj

结语

通过“高盛减持”、“员工持股”、“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等运作,双汇管理层成为了双汇国际的实际控制人,并最终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国际机构与管理层MBO的默契至此浮出水面。

网友评论
分享到: